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镜中我诗三首
朝代 宋代
作者 刘克庄
释义

原文

搔白发翁疑是假,对青铜镜认为真。
影形本合成同体,梦觉俄分作二人。
欢至不期开口笑,愁来相对捧心颦。
可怜怛化贪生者,刍狗元身学出神。

诗词问答

问:《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镜中我诗三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刘克庄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镜中我诗三首书法作品欣赏
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镜中我诗三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青铜镜

青铜制作的镜子。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貽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裙。”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朝来试看青铜镜,一夜忧愁白髮多。” 清 陈维崧 《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词:“后堂憎杀青铜镜,怕照见云鬟未整。”

为真

官员由暂时代理转为实授。《汉书·韩延寿传》:“入守左冯翊,满岁称职为真。”《汉书·王尊传》:“迁光禄大夫,守京兆尹,后为真,凡三岁。”

合成

由部分组成整体

由两部分合成

同体

(1).同一形体;共一形体。《庄子·大宗师》:“假於异物,託於同体。”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 汉 王充 《论衡·物势》:“目与头同形,手与足同体。”

(2).指同胞兄弟。《晋书·陶瞻传》:“ 夏 至,杀 斌 。 庾亮 上疏曰:‘ 斌 虽丑恶,罪在难忍,然王宪有制;骨肉至亲,亲运刀锯以刑同体,伤父母之恩,无惻隐之心,应加放黜,以惩暴虐。’”

(3).比喻无区别;一致。《吕氏春秋·诬徒》:“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有无相殊,何得同体。” 康有为 《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昔戊戌在京时,有问政体者,吾輒以八字言之,曰:‘ 满 汉 不分,君民同体。’”

(4).犹同伙、同党。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夫誉同体,毁对反,所以证彼非而著己是也。”

(5).谓结为一体,地位相当。《后汉书·皇后纪序》:“后正位后宫,同体天王。”

梦觉

(1).犹梦醒。《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六引 晋 干宝 《搜神记》:“忽如梦觉,犹在枕旁。” 唐 韩愈 《宿龙宫滩》诗:“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元 张逊 《水调歌头》词:“漠漠梁间燕子,款款花边蝴蝶,梦觉却 并州 。” 明 李开先 《喻意》诗:“梦中有客惠佳酒,呼奴抱去热来尝。忽听鷄声惊梦觉,鼻内犹闻酒气香。”

(2).睡梦和醒来。 清 魏源 《偶然吟十八首呈婺源董小槎先生为和师感兴诗而作》之十六:“梦觉小生死,生死大梦觉。”

不期

(1)

(2)

没有约定

不期而遇

(3)

不料;想不到

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西游记》

开口笑

(1).欢乐貌。语出《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瘐)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唐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语尽还成开口笑,提携别扫清谿曲。” 宋 王禹偁 《赠密直张谏议与子结婚》诗:“且喜相逢开口笑。 甘 陈 功业不须论。”《诗刊》1978年第10期:“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2).一种油炸面食。其中部开裂,如开口而笑,故名。

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捧心

相传 春秋 时美女 西施 有心痛病,经常捧心而颦(皱着眉头)。邻居有丑女认为 西施 这个姿态很美,也学着捧心皱眉,反而显得更丑,大家见了都避开她。见《庄子·天运》。后因以“捧心”喻拙劣的模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可谓 寿陵 匍匐,非復 邯郸 之步;里丑捧心,不关 西施 之嚬矣。” 宋 陆游 《遣兴》诗之二:“得酒不妨开口笑,学人难作捧心顰。” 明 归有光 《<五岳山人前集>序》:“余不能如 玉叔 也,况《史记》耶?夫苟能如 玉叔 ,则亦里之捧心者也。”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怛化

《庄子·大宗师》:“俄而 子来 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 子犂 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 郭象 注:“夫死生犹寤寐耳,於理当寐,不愿人惊之,将化而死,亦宜无为怛之也。”意谓人之死乃自然变化,不要惊动他。后谓人死为“怛化”。 唐 冉元一 《薛刚墓志》:“而积善无徵,俄惊怛化。”

贪生

过分眷恋生命。多含贬义。《韩非子·难言》:“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諛上。” 林纾 《读<北史·恩倖传>》:“甘謟者害明,据乐者讳祸,贪生者忘丑。”

刍狗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魏源 本义:“結芻爲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庄子·天运》:“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芻狗,結芻爲狗,巫祝用之。”后因用以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 晋 刘琨 。《答卢谌》诗:“如彼龜玉,韞櫝毁諸。芻狗之談,其最得乎?” 唐 李颀 。《裴尹东溪别业》诗:“始知物外情,簪紱同芻狗。” 明 唐顺之 。《读东坡诗戏作》诗:“掃除 李 杜 芻狗語,出入鬼神傀儡門。” 康有为 《屠梅君侍御谢官归索诗为别敬赋》之六:“雜學與夷學,視儒若芻狗。”

元身

谓美德之身。《国语·吴语》:“伯父多歷年以没元身,伯父秉德已侈大哉!” 宋 苏轼 《祭任师中文》:“去我十年,其德日新。庶一见之,遽没元身。”

出神

神情专注而发愣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