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辛亥夏余将广旧庐偶读栾城李方叔新宅诗篇是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姜特立 |
释义 | 原文颍滨七十无住著,我室初成四十七。前贤蚤达尚如斯,我已多公五千日。 屋成作客可十年,此老八十终斯言。 我今追公尚一纪,来日盈缩犹茫然。 制衣起屋俱犯戒,无屋无衣两为大。 世间万事且随缘,运海巢枝俱一快。 诗词问答问:《辛亥夏余将广旧庐偶读栾城李方叔新宅诗篇是》的作者是谁?答:姜特立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颍滨见“ 潁滨翁 ”。 无住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唐 张说 《杂诗》之四:“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唐 谢勮 《游烂柯山》诗:“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説。月影清江中,可观不可得。” 十七十分之七。《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郭象 注:“世之所重,则十言而七见信。”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 前贤前代的贤人或名人。 晋 陆机 《豪士赋》:“巍巍之盛,仰邈前贤。洋洋之风,俯冠来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 单豹 养於内而丧外, 张毅 养於外而丧内,前贤所戒也。”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清 龚自珍 《歌哭》诗:“西邻弔罢东邻贺,歌哭前贤较有情。” 郁达夫 《离乱杂诗》之十一:“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蚤达谓年少显达。蚤,通“ 早 ”。《宋书·王僧绰传》:“及为侍中,时年二十九, 始兴王 璿 尝问其年, 僧绰 自嫌蚤达,逡巡良久乃答。” 如斯如此。《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黄山之歌》:“ 峨眉 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千日千日酒之省称。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三:“酒有‘若下春’,谓 乌程 也;‘九醖’,谓 宜城 也;‘千日’, 中山 也;‘蒲桃’, 西凉 也。” 清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下:“《博物志》载 刘玄石 千日酒事甚怪……是酒名千日,极言其酿日之久耳,后人遂附会为‘一醉千里’之説。”参见“ 千日酒 ”。 作客(1) 寄居异地 (2) 到别人处做客人 (3) 拜访,访问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一纪(1).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晋语四》:“ 文公 在 狄 十二年, 狐偃 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韦昭 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 张衡 研《京》以十年, 左思 练《都》以一纪。” 唐 柳宗元 《见促行骑走笔酬赠》诗:“投荒垂一纪,新詔下荆扉。” 清 顾炎武 《过李子德》诗:“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但古又有以四岁一小周(《素问·六微旨大论》)、三十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七十六年(《易乾凿度》)、一千五百二十岁(《诗·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统历》)为一纪者。 (2).有条理的一部分。《灵枢经· * 》:“ 黄帝 问於 歧伯 曰:‘余闻九鍼於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 来日(1) 将来的日子;未来 来日方长 (2) 第二天 来日早朝 盈缩(1).伸屈;进退。《战国策·秦策三》:“进退、盈缩、变化,圣人之常道也。”《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至道无为,一龙一蛇,盈缩卷舒,与时变化。”《后汉书·苏竟传》:“﹝太白辰星﹞或盈缩成鉤,或偃蹇不禁。” 李贤 注:“盈缩,犹进退。” 唐 王昌龄 《出郴山口寄张十一》诗:“盈缩理无餘,今往何必忧。”《明史·历志一》:“旧所用三差法,俱从句股平行定者,於天体未合,即各盈缩损益之数,未得其真。” (2).指潮水涨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漓水》:“县南有 朝夕塘 ,水出 东山 西南,有水从山 * 塘,一日再增再减,盈缩以时,未尝愆期,同于潮水,因名此塘。” 唐 元稹 《贺圣体平复表》:“臣闻两曜有晦明,所以成其不已;四瀆有盈缩,所以成其不竭。” 明 李东阳 《弄潮怨》诗:“潮水有盈缩,人心无古今。” (3).多少;长短。《文选·刘孝标<辨命论>》:“呜呼!福善祸淫徒虚言耳,岂非否泰相倾、盈缩递运而汩之以人。” 李善 注:“《淮南子》曰:‘孟春始嬴,孟秋始缩。’ 高诱 曰:‘嬴,长也;缩,短也。’” (4).指寿夭。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茫然(1) 模糊不清的样子 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 茫然无知 (2) 失意的样子 茫然不知所措 起屋建造房屋。《汉书·郊祀志下》:“ 粤 俗,有火灾,復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晋书·虞溥传》:“时祭酒求更起屋行礼。 溥 曰:‘君子行礼,无常处也,故 孔子 射於 矍相 之圃,而行礼於大树之下。况今学庭庠序,高堂显敞乎!’” 明 朱国桢 《涌幢小品·番族》:“在境上,建寺起屋,纳妻妾,酗淫 * ,靡所不至。” 犯戒违犯戒律 无衣(1).没有衣着。《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东观汉记·崔湜传》:“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 南朝 宋 王微 《杂诗》:“詎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 (2).指无衣着的穷人。 周咏 《感怀》诗之六:“驱将枵腹填沟壑,鞭尽无衣泣露霜。” (3).《诗经》《唐风》篇名。《诗·唐风·无衣序》:“《无衣》,美 晋武公 也。” (4).《诗经》《秦风》篇名。《诗·秦风·无衣序》:“《无衣》,刺用兵也。”《左传·定公四年》:“ 申包胥 如 秦 乞师…… 秦哀公 为之赋《无衣》。” 元 王逢 《寄桃浦诸故知即事》诗:“愿从 汉 士碑 有道 ,梦逢 秦 鬼歌《无衣》。” 世间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万事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随缘(1).佛教语。谓佛应众生之缘而施教化。缘,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然羣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麤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 唐 戴叔伦 《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2).顺应机缘;任其自然。《北齐书·陆法和传》:“ 法和 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唐 张籍 《赠道士宜师》诗:“自到王城得几年, 巴 童 蜀 马共随缘。”《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郭沫若 《圣者》:“到处随缘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运海谓鹏鸟在海上天空中飞行。语本《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 王先谦 集解:“《玉篇》:‘运,行也。’案行於海上,故曰海运,下云水击是也。” 郭庆藩 集释:“ 庄子 言鹏之运行不息於海,则将徙天池而休息矣。” 唐 卢藏用 《答毛杰书》:“览 庄生 鵾鹏之喻,则乾坤龙马之旨可好矣,培风运海,则六九之源无差矣。” 一快(1).一件快事。《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公瑾 昔要 子敬 东来,致达於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独觉》:“羹藜饭芋如固然,饱食安眠真一快。” 明 王士性 《游梁记》:“余此行计三十五日,行二千三百里,枉道者七八百餘。暑雨,勤僕从力洵苦。然得尽悉中州之胜,亦一快也。” (2).谓一舒郁结情怀。 宋 苏轼 《慈湖峡阻风》诗:“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宋 范成大 《清逸江》诗:“不辞野渡险,弄水聊一快。” 诗文赏析【原题】: 辛亥夏余将广旧庐偶读栾城李方叔新宅诗篇是时子由方治长有余年七十无住著屋成可作十年客之句感而赋之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