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雨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韩琮 |
释义 | 雨原文阴云拂地散丝轻,长得为霖济物名。夜浦涨归天堑阔,春风洒入御沟平。 轩车几处归频湿,罗绮何人去欲生。 不及流他荷叶上,似珠无数转分明。 诗词问答问:雨的作者是谁?答:韩琮 韩琮雨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565-13 参考注释阴云云层密布,天色阴暗 散丝(1).散落细丝。常用以形容细雨。 晋 张协 《杂诗·金风扇素节》:“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唐 杜甫 《雨》诗之二:“江雨旧无时,天晴忽散丝。” 宋 王禹偁 《贺雨表》:“散丝遍洒於燋枯,比屋重兴於耒耜。” (2).花名。《文献通考·四裔九》:“ 注輦国 花有白茉莉、散丝……蝉紫、水蕉之类。” 物名(1).事物的名称。《周礼·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 郑玄 注:“物名者,所画异物则异名也。” (2).犹名望。 汉 徐干 《中论·治学》:“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 天堑(1) 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壕沟 长江天堑 (2) 长江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李白《金陵》 (3) 钱塘江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4) 黄河 天堑波光摇落日,太行山色照中原。—— 金· 李汾《汴梁杂诗》 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长安 御沟谓之 杨沟 ,谓植高杨於其上也。一曰 羊沟 ,谓羊喜抵触垣墙,故为沟以隔之,故曰 羊沟 也。” 南朝 齐 谢朓 《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五代 王继鹏 《批叶翘谏书纸尾》诗:“人情自厌芳华歇,一叶随风落御沟。” 明 张居正 《山月晓仍在》诗:“慈乌惊万树,歷乱御沟隄。” 郭沫若 《王昭君》第二幕:“庭前斜流御沟一道,沟上横一弓桥,前后有石阑。” 轩车(1).有屏障的车。古代大夫以上所乘。后亦泛指车。《庄子·让王》:“ 子贡 乘大马,中紺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 原宪 。”《后汉书·刘盆子传》:“ 侠卿 为制絳单衣,半头赤幘、直綦履,乘轩车大马。” 唐 沉佺期 《岭表逢寒食》诗:“花柳争朝发,轩车满路迎。” 清 顾炎武 《寄次耕》诗:“入 雒 乘轩车,中宵心有愠。” (2).即楼车。《墨子·备城门》:“今之世常所以攻者……轒輼、轩车,敢问守州十二者奈何?” 孙诒让 间诂:“此攻城轩车,未详其制。《左宣十五年传》云‘登诸楼车’, 杜 注云‘车上望櫓’。此轩车疑即楼车。”参见“ 楼车 ”。 罗绮(1).罗和绮。多借指丝绸衣裳。 汉 张衡 《西京赋》:“始徐进而羸形,似不任乎罗綺。” (2).指衣着华贵的女子。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綺三千。” 宋 柳永 《迎新春》词:“徧九陌罗綺,香风微度。” 清 李渔 《玉搔头·弄兵》:“看罗綺千行,列成屏架。” (3).喻繁华。 明 夏完淳 《杨柳怨和钱大揖石》:“到今罗綺古 扬州 ,不辨 秦 灰十二楼。” 黄小配 《<廿载繁华梦>序二》:“最怜罗綺地,回首已荒烟。” 不及(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无数(1) 无法计数,指数量极多 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 (2) 不知底细 胸中无数 分明(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