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又和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黄庭坚 |
释义 | 又和二首原文西风鏖残暑,如用霍去病。疏沟满莲塘,扫叶明竹迳。 中有寂寞人,自知圆觉性。 心猿方睡起,一笑六窗静。 诗词问答问:又和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黄庭坚又和二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西风(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残暑残馀的暑气。 唐 沉佺期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 白居易 《曲江早秋》诗:“早凉晴后至,残暑暝来散。” 宋 陆游 《风雨》诗:“残暑时当尽,清风势自回。”亦指夏末时节。 宋 范成大 《西楼秋晚》诗:“残暑已随梁燕去,小春应为海棠来。” 霍去病霍去病(前140-前117) : 西汉大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卫青的外甥。官至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公元前121年率军两次大败匈奴,控制河西走廊地区,打开了通西域的道路。前119年又和卫青共同打败匈奴主力。武帝为他建造住宅,被他拒绝,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去世后,武帝为他修建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其赫赫战功。扫叶喻校勘书籍。 傅增湘 《藏园群书题记·校<北梦琐言>跋》:“余始得 万历 本,重其版刊为诸家目録所未载,恒深自珍祕,而孰知其有窜乱卷第之弊?继见 卢 刊依 叶 校订正,文字视 商 本为善,正嘉其扫叶之功,而孰知其有妄补标题之弊?”按,前人有“校书如尘埃风叶,随扫随有”之语。见四部丛刊本《战国策校注》序附言。 竹迳见“ 竹径 ”。 中有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寂寞(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自知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觉性佛教语。谓能断离一切迷惘而开悟真理的本性。 南朝 梁 沉积 《梁武帝<立神明成佛义记>序》:“莫能精求,互起偏执,乃使天然觉性自没。” 宋 秦观 《录龙井辩才事》:“讼既往过愆,反本来清浄觉性。” 宋 储泳 《祛疑说》:“人惟一觉性耳。觉之一字,可以断疑情,祛邪妄。” 心猿佛教语。喻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语本《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唐 罗隐 《灵山寺》诗:“欲依师问道,何处繫心猿?”《水浒传》第一○一回:“芳芬绰约蕙兰儔,香飘雅丽芙蓉袖,两下里心猿都被月引花钩。” 清 李渔 《慎鸾交·情访》:“避色偏来窈窕,防身怕不坚牢,眼掛罘罳眉上锁,不许心猿往外跳。”参见“ 心猿意马 ”。 六窗犹六根。 前蜀 贯休 《酬王相公见赠》诗:“九德陶鎔空有跡,六窗清净始通禪。” 宋 苏辙 《七十吟》:“欲去天公未遣去,久留敝宅恐难留。六窗渐暗犹牵物,一点微明更著油。” 明 李贽 《告土地文》:“十界同虚,判念便分龙虎;六窗寂静,一棒打杀猢猻。”参见“ 六根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