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偈颂十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安永 |
释义 | 偈颂十二首原文茫茫人看中秋月,徒向阎浮记时节。不智明月向人圆,已是眼中重著屑。 瞎了眼,降却屑,昨夜三更转向西,惊起苍龙拗角折。 诗词问答问:偈颂十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安永 释安永偈颂十二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茫茫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 会中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浮记商店把帐目暂记在水牌上。泛指帐目未经切实结算而暂时记上。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八:“我不过把他浮记在后边,本来就没有算他。” 赵树理 《老定额》:“ 林忠 费了一个来钟头,把 白杨套 二十来块地里的产量都估算出来,浮记在便条上。” 时节(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不智(1).缺乏才智;不聪明。《战国策·秦策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老狐不智,不听我言,今日祸已及我,其可逃乎?” (2).不知。《墨子·经说下》:“逃臣不智其处,狗犬不智其名也。” 孙诒让 间诂:“不知其所匿之处。”《韩非子·孤愤》:“智不类 越 ,而不智不类其国,不察其类者也。” 明月(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眼中犹言心目中。 宋 苏轼 《予以事繫御史台狱遗子由》诗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昨夜(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三更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转向(1) 迷路;掉向;思想倾向的转变 大是大非面前不转向 一出车站我便转向了 (2) 另见 zhuǎnxiàng 惊起因受惊吓而突然动作 深夜突然听到枪声,大家都从床上惊起 苍龙(1) (2) 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 (3) 太岁星,古时以为凶神,今比喻极其凶恶的人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 * 《清平乐·六盘山》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