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后坡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徐侨 |
释义 | 后坡原文扶筇剥啄一山中,幽兴偏於此处浓。前屏树柯呈列岫,旁开林隙出奇峰。 座迎夜月分吾石,樽度朝云对汝松。 俗客不来人籁寂,省心时听数声钟。 诗词问答问:后坡的作者是谁?答:徐侨 徐侨后坡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剥啄亦作“剥琢”。1.象声词。敲门或下棋声。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惠酒》:“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 清 钱谦益 《观棋绝句》之六:“疎帘清簟 楚 江秋,剥啄丛残局未收。” 清 阮升基 《修宜兴县旧志》:“是日宿戚 袁氏 家,闻剥琢声,出视无所见。” (2).可重迭使用。 唐 韩愈 《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亦作“剥琢”。1.叩击,敲打。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啄,亦从乌帽自欹斜。”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向山西行七八里,果见丛树中,有茅屋数椽,门悬韦箔,绕以笆篱。方将剥啄,而老人已扶笻出。” (2).谓用喙刮啄。 郭沫若 《山中杂记·菩提树下》:“鸡雏啾啾地在她脚下争食,互相挤拥,互相践踏,互相剥啄着。” 幽兴(1).微奥的旨趣。 (2).幽雅的兴味。 唐 裴迪 《木兰柴》诗:“缘谿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宋 叶适 《项君先有幽兴堂其子木即以名庵》诗:“更欲添幽兴,惟消桂几枝。” 清 王贵一 《李三十六拙隐草堂》诗:“年年花事好,幽兴独徘徊。” 树柯树枝。 刘白羽 《战斗的幸福》:“他开始仔细地顺着露出在雪面上的草枝树柯一件一件寻视着、观察着。” 旁开(1).广开。 三国 魏 刘劭 《赵都赋》:“九衢交错,三门旁开。” (2).向四旁展开。 唐 韩伯庸 《幽兰赋》:“嫩叶旁开,浮香外袭。” 出奇不同寻常 热得出奇 月分亦作“ 月份 ”。1.犹月限。指规定的时限。《宋史·兵志五》:“五路义勇……其人数少处,只作一番,两番,不须满所教月分;其年已上番者,止教半月。” (2).指怀孕足月、将要分娩的期限。《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赶到该着月分儿了,大家都在那里掐着指头算着,盼他养,白説他可再也不养了。大是过了不差甚么有一个多月呢!” (3).指某一个月。 清 王有光 《吴下谚联·有利无利看三个十二》:“正月十二、二月十二、三月十二,此三日天晴,则年穀顺成而有利,天雨反是。顾世多混传自去年十二月十二,至本年二月之十二为三个,非本旨也。乃粘带月分之悮。” 蒋子龙 《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一九七九年十月九日》:“九月份,上级发下来一个文件,工厂可以从利润里按比例提取奖金。” (4).指一个月的时间。《天雨花》第二三回:“嫂嫂却似坐喜一般,目今有几个月份了?” (5).指按月所支的份额。《红楼梦》第七八回:“我悄悄的把他丫头的月钱止住,我的月分银子里批出二两银子来给他,不过使他自己知道,越发小心效好之意。” 朝云(1). 巫山 神女名。 战国 时 楚怀王 游 高唐 ,昼梦幸 巫山 之女。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 唐 元稹 《白衣裳》诗:“閒倚幈风笑 周昉 ,枉抛心力画 朝云 。”参见“ 朝云暮雨 ”。 (2).人名。 北魏 河间王 元琛 之婢。 唐 朱揆 《钗小志·善吹箎》:“ 河间王 侍儿 朝云 ,善吹箎,诸 羌 叛,王令 朝云 假为老嫗吹箎, 羌 皆流涕復降,语曰:‘快马健儿,不如老嫗吹箎。’” (3).人名。 宋 苏轼 之妾。本为 钱塘 妓,姓 王 , 苏轼 官 钱塘 时纳为妾。初不识字,后从 轼 学书,并略通佛理。 轼 贬官 惠州 ,数妾散去,独 朝云 相随。 清 陈维崧 《浣溪沙·逮下为阎牛叟赋》词:“每遣 白公 留 阿素 ,却教 坡老 买 朝云 。”参阅 宋 苏轼 《朝云墓志铭》、《<悼朝云诗>引》。 (4).早晨之云。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诗:“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俗客(1).指不高雅的客人。 唐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洞》:“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宋 梅尧臣 《舟中夜与家人饮》诗:“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清 查慎行 《雨夜过徐淮江》诗之一:“五经自课佳儿读,半刺曾嫌俗客通。” (2).指尘世间人,与神仙或出家、隐逸之人相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 靖 俗客,非乘云者,奈何能行雨?”《三国演义》第三八回:“ 孔明 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 刘皇叔 在此,立候多时。’” 不来(1).不归。《诗·小雅·采薇》:“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朱熹 集传:“来,归也。” (2).逸诗《貍首》的别称。因貍一名不来,故称。《汉书·郊祀志上》:“后五十年, 周灵王 即位。时诸侯莫朝 周 , 萇弘 乃明鬼神事,设射《不来》。”按《史记·封禅书》作“设射《貍首》”。 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貍,一名不来。” 人籁(1).人 * 所发出的音响。籁,古代管乐器。一说即排箫。《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籟而未闻地籟,女闻地籟而未闻天籟。” 成玄英 疏:“籟,簫也,长一尺二寸,十六管,象凤翅, 舜 作也。”《庄子·齐物论》:“ 子游 曰:‘地籟则众窍是已,人籟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籟?’” 王先谦 集解:“以竹相比而吹之。” 鲁迅 《集外集·“音乐”?》:“然而皮是粗定了;不幸而‘拊不留手’的竟不是我的皮,还能听到什么 庄周 先生所指教的天籁、地籁和人籁。” (2).泛指人发出的声音。 金 党怀英 《睡觉门外月色如昼霜风过翏然成声》诗:“始知天籟非人籟,吹万由来果不同。” 叶圣陶 《倪唤之》五:“早起劳作的人们发出种种声响,汇合成跃动的人籁。” (3).指人力精工制作的作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无题之诗,天籟也,有题之诗,人籟也。天籟易工,人籟难工。” 省心不费心;少操心 孩子进了托儿所,我省心多了 时听时人的视听。 汉 蔡邕 《朱公叔谥议》:“惧礼废日久,将诡时听。” 唐 柳宗元 《<杨评事文集>后序》:“虽其言鄙野,足以备於用。然而闕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动时听,夸示后学。”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凡典雅之诗,皆不合时听。”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