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庚戌春下鄱阳舟中诸作过赭亭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陈文蔚 |
释义 | 原文船篷推起不教低,为放山光水色归。客子离家已三日,赭亭山下欲斜晖。 诗词问答问:《庚戌春下鄱阳舟中诸作过赭亭》的作者是谁?答:陈文蔚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船篷(1) 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2) 船上的帆 山光水色山水的景色。 唐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笑夸故人指絶境,山光水色青於蓝。” 叶圣陶 《坐羊皮筏到雁滩》:“看那山光水色随着朝晚阴晴而变化,简直是精神上洗一回澡。” 客子旅居异乡的人 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三日(1).三天。《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丕 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 (3).指三月三日上巳节。 晋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诗:“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旂。” 斜晖亦作“ 斜辉 ”。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南朝 梁简文帝 《序愁赋》:“玩飞花之入户,看斜暉之度寮。” 唐 杜牧 《怀锺灵旧游》诗之三:“斜辉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 清 龚自珍 《卜算子》词:“苹叶弄斜暉,兰蕊彫明镜。” 郭沫若 《牧羊哀话》一:“只见那往高城的路上,有群绵羊,可三十余头,带着薄暮的斜辉,围绕着一位女郎,徐徐而进。”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