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南乡子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许有壬 |
释义 | 南乡子原文山水绿相纡。好个依山傍水居。 不是隆中高卧处,茅庐。 直挽岷峨入壮图。 匡世策全疏。 只合归来坐守株。 乡里小儿从笑我,非夫。 却胜携人 诗词问答问:南乡子的作者是谁?答:许有壬 许有壬南乡子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山水(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好个亦作“ 好个 ”。表示赞叹的语气,犹言好一个。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十三郎 仪表堂堂,好箇军将,何须以科第为资!” 宋 洪迈 《夷坚辛志·胡廿四父子》:“好个经纪,汝便杀一隻鷄,讨好酒来,更吃两三盃。” 宋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欲説还休,欲説还休,却道‘天凉好箇秋!’”《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修书速报凤楼人,这回好个风流壻!” 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奔迸渡江求活者几二十万家,而依山傍水相保聚以自固者亦几二十万家。”《三国演义》一一○回:“ 南顿 之地,依山傍水,极好屯兵。”《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不久又到了小河村,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庄。” 不是(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隆中(1).山名。在 湖北省 襄阳县 西。临 汉水 。 东汉 末, 诸葛亮 隐居于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亮 家於 南阳 之 邓县 ,在 襄阳 城西二十里,号曰 隆中 。” 宋 叶适 《送郑虞任赴京西检法官》诗:“回首旧 隆中 ,畦壠长薿薿。” (2).借指 诸葛亮 。 清 曹寅 《谒文山先生祠》诗:“两间存正气,一脉接 隆中 。” 高卧(1) 高枕而卧 解衣铺被,准备高卧 (2) 比喻隐居;亦指隐居不仕的人 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 安石(谢安的字)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世说新语·排调》 茅庐茅舍;草屋 岷峨(1). 岷山 和 峨眉山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水交 沅 澧 ,山通 岷 峨 ,襟带百县,縈抱七州。”《周书·静帝纪》:“虽復 岷 峨 投袂,翻成陵夺之威; 漳 滏 勤王,无救 宗周 之殞。” (2).特指 峨眉山 。以其在 岷山 之南,故称。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廻首 岷峨 半天黑,传觴接膝何由得。” 宋 苏轼 《满庭芳》词:“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 岷峨 。”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诗序》:“然后登 岷峨 ,揽西极,浮 江 而下。”一说 岷 为 青城山 ; 峨 为 峨眉山 。 壮图壮志,宏伟的意图。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雄心摧於弱情,壮图终於哀志。” 唐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二:“羸形不画 凌烟阁 ,只为微才激壮图。”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程瑀 ﹞尝寄诗与乡人云:‘试问青山圆也未,不应久负壮图心。’” * 《和 * 同志七绝》之一:“敌后常撑亦壮图,三师能解国家忧。” 夏衍 《长途》:“到 广西 腹地来垦荒了……有这样的壮图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战之前也是很难想象的吧。” 匡世挽救世道;扶正世道。 汉 蔡邕 《述行赋》:“无亮采以匡世兮,亦何为乎此畿?”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古人多得道而匡世,修之於朝隐,盖有餘力故也。”《南史·王训传》:“ 旦奭 匡世功, 萧 曹 佐甿俗。”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然其説之偏于一方,视为匡世之术可耳,无足深难也。” 只合只应;本来就应该。 唐 薛能 《游嘉州后溪》诗:“当时 诸葛 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金 元好问 《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早知哥哥来到,只合远接。” 茅盾 《虹》十:“这班驯良的受帝国主义豢养惯的奴才只合丢在 黄浦江 里。” 归来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守株“ 守株待兔 ”的省称。《孔丛子·连丛子上》:“然雅达博通,不世而出,流学守株,比肩皆是,众口非非,正将焉立。”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每见凡俗守株之儒,营营所习,不博达理。” 唐 罗隐 《自贻》诗:“衰老应难更进趋,药畦经卷自朝晡;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 明 沉鲸 《双珠记·假恩图色》:“怜恁凉凉无与处,穷途依稀守株;空囊何计充薪水,令人不觉攒眉。” 乡里(1) 家乡(指小城镇或农村) (2) 同一城镇或乡村的人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3) 又 乡里皆谓已死。 小儿(1) 小孩子;小儿子 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2) 又 两小儿笑曰。 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谦称自己的儿子 非夫谓非大丈夫,懦夫。《左传·宣公十二年》:“闻敌强而退,非夫也。” 杜预 注:“非丈夫。”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鹿鸣皆缀士,雌伏竟非夫。” 宋 梅尧臣 《逢雷太简殿丞》诗:“今看髭已白,议论耻非夫。”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