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秋闺
朝代 宋代
作者 王同祖
释义

秋闺原文

江南贾客去忘归,扑面边尘自在飞。
想得那边寒较早,夜来密地翦征衣。

诗词问答

问:秋闺的作者是谁?答:王同祖
问:秋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同祖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同祖名句大全

王同祖秋闺书法欣赏

王同祖秋闺书法作品欣赏
秋闺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贾客

商人。《后汉书·班超传》:“六年秋, 超 遂发 龟兹 、 鄯善 等八国兵合七万人,及吏士贾客千四百人讨 焉耆 。” 唐 张籍 《野老歌》:“ 西江 贾客珠成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夜明》:“有贾客泛於 南海 。”

忘归

(1).忘返。《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晋 左思 《吴都赋》:“ 舜 禹 游焉,没齿而忘归。”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良箭名。以一去不复返,故称。《公孙龙子·迹府》:“ 龙 闻 楚王 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於 云梦 之圃。”《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一》:“左揽繁若,右接忘归。” 李周翰 注:“忘归,矢名。”

扑面

迎面而来

香气扑面

边尘

(1).边地的尘土。 唐 岑参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诗:“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 明 冯梦龙 《精忠旗·逆桧南归》:“双袖染边尘,回首关津,受恩深,处假为真。” 清 方文 《偕蒋穆之登金山怀龙友先生》诗:“边尘一起飞黄叶,岸柳重攀变緑枝。”

(2).代称边境战事。《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新城 太守 孟达 反,詔驃骑将军 司马宣王 讨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今者海内清定,万里一统,三垂无边尘之警,中夏无狗吠之虞。” 唐 戴叔伦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诗:“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从容歼小丑,谈笑静边尘。”

自在

(1) 自由;无拘束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唐· 李咸用《游寺》

(2) 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那边

1. 在那里;(不在说话人这里而在别处)。如:站到那边去,等我叫你。

夜来

(1) 〈方〉∶昨天

(2) 夜里

密地

(1).机要之地。谓枢要职务。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六:“先皇开创之初,寻居密地;陛下纂承之后,再入中书。蒙二圣之深知,当两朝之大用。”

(2).人迹罕至之地,隐秘之地。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密地数百里,崇山峻岭,沟汊分歧。”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拿获》:“捕壮拿获逃人,必先於密地,拷供旗色主名,并所逃月日,便问窝家。”

(3).秘密地,暗地里。《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 梁 段凝 、 张朗 密地统军,乘夜袭之。”《水浒传》第四一回:“小嘍罗并军健都伏在仓里,大家庄客、水手,撑驾船只,当夜密地望 无为军 来。”《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后来 周国能 差人到 蔡州 ,密地接了爹娘,到 燕山 同享荣华。”

征衣

(1).旅人之衣。 唐 岑参 《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宋 刘儗 《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 清 孙枝蔚 《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

(2).出征将士之衣。 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 宋 司马光 《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清 顾炎武 《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3).泛指军服。 续范亭 《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6 22: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