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春暮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佚名 |
释义 | 春暮原文三月名园草色青,梦回犹听卖花声。春光不管人慌悴,飞絮纷纷弄晚晴。 诗词问答问:春暮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佚名春暮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三月(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梦回见“ 梦迴 ”。 亦作“ 梦回 ”。从梦中醒来。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任中宣梦水神持镜》:“梦一道士赤衣乘龙,诣 中宣 ,言:此镜乃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当归我矣。 中宣 因问姓氏,但笑而不答,持镜而去。梦迴,亟视篋中,已失所在。” 南唐 李璟 《摊破浣溪沙》词之二:“细雨梦回 鸡塞 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依阑干。” 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径曲梦迴人杳,闺深珮冷魂销。” 巴金 《静夜的悲剧》:“有时我午夜梦回,竟然觉得我在滴血或者我的生命跟着水在滴。” 卖花犹卖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邻里能助我,则乞助我,不能助我,则我且卖花,毋笑我。” 不管(1) 不顾,不被相反的力量阻塞或阻止;无视不利的结果 不管身体好坏,他都工作到深夜 (2) 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副词“都”“总”“也”等跟他呼应 只看到他的一些缺点,认为这些缺点在他身上是不可饶恕的,而不管这些缺点在别人身上的情况如何 慌悴犹憔悴。 汉 刘向 《九叹·忧苦》:“僕夫慌悴,散若流兮。” 明 夏完淳 《寒泛赋》:“慌悴江潭之客,髣髴芦中之人。” 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纷纷(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晚晴(1).谓傍晚晴朗的天色。 南朝 梁 何逊 《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振衣喜初霽,褰裳对晚晴。” 唐 高适 《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明 唐寅 《题画》诗:“草阁吟秋倚晚晴,云山满目夕阳明。” (2).比喻晚年处境优裕。《新民晚报》1987.2.24:“他呢,笑谈白头逢盛年,人间重晚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