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窗间莫问唤祁嘉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马廷鸾 |
释义 | 窗间莫问唤祁嘉原文窗间莫问唤祁嘉,望断宗周黍稷华。斗帐高眠聊避客,深衣暂到漫为家。 我怀荒草同元亮,君悼空弦谢伯牙。 老矣悲欢总无奈,仙书频读览荒遐。 诗词问答问:窗间莫问唤祁嘉的作者是谁?答:马廷鸾 马廷鸾窗间莫问唤祁嘉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望断遥望直至看不见 望断南飞雁 宗周(1).指 周 王朝。因 周 为所封诸侯国之宗主国,故称。《诗·小雅·正月》:“赫赫 宗周 , 褒姒 烕之。”《后汉书·东夷传序》:“后 徐夷 僭号,乃率九夷以伐 宗周 。”《旧唐书·代宗纪》:“ 唐 虞 之际,内有百揆,庶政惟和。至于 宗周 ,六卿分职,以倡九牧。” (2). 周 代王都所在,如 丰 、 镐 、 洛邑 亦称为 宗周 。《书·周官》:“惟 周王 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羣辟,罔不承德。归于 宗周 ,董正治官。” 孔 传:“言协服还归於 丰 ,督正治理职司之百官。” 孔颖达 疏:“自灭 淮夷 ,而归於 宗周 丰邑 ,乃督正治理职司之百官。”《礼记·祭统》:“ 成公 乃命 庄叔 ,随难于 汉阳 ,即官于 宗周 ,奔走无射。” 郑玄 注:“ 周 既去 镐京 ,犹名王城为 宗周 也。” 黍稷(1).黍和稷。为古代主要农作物。亦泛指五谷。《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珍黍稷之收,而不觉秀之者丰壤也。” (2).《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后因以“黍稷”为感叹古今兴亡之典。 宋 韩琦 《寄题广信君四望亭》诗:“古道入秋漫黍稷,远坡乘晚下牛羊。” 王闿运 《上征赋》:“访故 宋 之殿闕兮,宜黍稷之离离。”参见“ 黍离麦秀 ”。 斗帐小帐子,形状像倒置的斗,所以叫斗帐 高眠(1).高枕安眠。 唐 耿湋 《春日题苗发竹亭》诗:“闲咏疏篁近,高眠远岫微。” 宋 王禹偁 《五更睡》诗:“左宦离双闕,高眠尽五更。” 清 李渔 《蜃中楼·姻阻》:“介寿归来, 河 清无事,龙宫尽日高眠。” (2).指闲居。 唐 李华 《与弟莒书》:“未遇 赵公 之举,马厩高眠,古今一也。” 明 袁宏道 《初杜门》诗:“一笑挥铜綬,高眠谢部民。” 深衣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为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常穿的衣服,也是庶人的常礼服。《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郑玄 注:“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 孔颖达 疏:“凡深衣皆用诸侯、大夫、士夕时所著之服,故《玉藻》云:‘朝玄端,夕深衣。’庶人吉服,亦深衣。” 宋 司马光 《独步至洛滨》诗:“草软波清沙径微,手持笻竹著深衣。” 严复 《救亡决论》:“ 戴 、 阮 、 秦 、 王 ,直闯 许 郑 ;深衣几幅,明堂两个。” 怀荒怀柔边远之民。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輶车朱轩、怀荒振远之使,諭德於外。”《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论》:“ 凉 武昭王 英姿杰出……故能怀荒弭暴,开国化家。” 唐 苏颋 《陕州龙兴寺碑》:“ 太宗 震远怀荒,立人纪纲。”参见“ 怀柔 ”。 元亮晋 诗人 陶潜 字 元亮 ,曾任 彭泽 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后常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宋 范成大 《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之一:“ 元亮 折腰嘻已久,故山应有欲芜田。” 明 陈所闻 《驻马听·宿栖霞寺翠微庵》曲:“无缘捉尘对 支郎 ,空劳载酒来 元亮 。” 空弦(1).未上箭的弓弦。传说 战国 时候, 更羸 曾虚拉弓弦,使原已受伤的大雁闻声惊飞,创疤挣裂,坠落下来。见《战国策·楚策四》。后因以“空弦”称赞箭法高明。 宋 苏轼 《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闻道名城得真将,故应惊羽落空弦。” 宋 陆游 《杂兴》诗之三:“空弦可落雁,此事盖自昔。” (2).喻被祸害吓坏了的人。 宋 陆游 《书斋壁》诗:“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 伯牙春秋 时精于琴艺的人。传说曾学琴于著名琴师 成连 先生,三年不成。后随 成连 至 东海 蓬莱山 ,闻海水澎湃、林鸟悲鸣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终成天下妙手。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相传均为他所作。见 汉 蔡邕 《琴操·水仙操》。《荀子·劝学》:“ 伯牙 鼓琴而六马仰秣。” 杨倞 注:“ 伯牙 ,古之善鼓琴者,亦不知何代人。”《吕氏春秋·本味》:“ 伯牙 鼓琴, 钟子期 听之。方鼓琴而志在 太山 。 钟子期 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 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钟子期 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 死, 伯牙 破琴絶弦,终身不復鼓琴,以为世无足復为鼓琴者。” 高诱 注:“ 伯 ,姓; 牙 ,名,或作 雅 。” 唐 钱起 《美杨侍御清文见示》诗:“ 伯牙 道丧来,弦絶无人续。” 明 杨慎 《兰亭令》:“此乃高山流水之操, 伯牙 復生,不能出其右矣。” 悲欢亦作“ 悲讙 ”。亦作“ 悲懽 ”。悲哀与欢乐。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夏悲讙。” 唐 刘长卿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诗:“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人情物态,悲懽穷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 毛 *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亦指悲喜交集。 唐 窦群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诗:“一旦悲欢见 孟光 ,十年辛苦伴沧浪。” 无奈(1) 没有别的办法 无奈反对意见太多,只得取消会议 (2) 表示“惋惜”的转折 仙书(1).道教论神仙之书。《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 弘景 末年一眼有时而方。” 明 高启 《题滕用衡所藏山水图》诗:“行尽万壑千岩中,仙书探得金匱空。” (2).仙人所书的奇字。参见“ 仙书云篆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