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南歌子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王吉昌 |
释义 | 南歌子原文洞锁猿驯静,缰收马不颠。气凝神聚契空圆。 浩劫云收,长傲自家天。 皓月清风爽,祥光罩瑞莲。 木人石女共谈玄。 变态神通,物外证金仙。 诗词问答问:南歌子的作者是谁?答:王吉昌 王吉昌南歌子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驯静驯服和顺。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 汉 人中虽贤如 杨名时 、 李紱 、 汤斌 等之驯静奴隶,亦常招谴责挫辱。”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三:“ 尚之 的性情很驯静,他的面貌、言语、行动都带着一种驯静美。” 凝神精神集中 凝神沉思 浩劫巨大灾难 战争的浩劫 长傲滋长傲气。 宋 张载 《正蒙·乾称》:“诚不知戒其出汝者,归咎其不出汝者,长傲且遂非,不知孰甚焉。” 清 恽敬 《相鼠说》:“自足恭至於吮痈舐痔,自长傲至於裂冠毁冕,自好乐至於上烝旁报,自争权至於刦主迁后,皆所谓无止也。” 自家〈方〉∶自己 皓月犹明月。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唐 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清风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祥光祥瑞的光。象征吉利。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敦劝梁王令》:“丰功厚利,无得而称,是以祥光总至,休气四塞。” 唐 骆宾王 《赋得春云处处生》:“槧日祥光举,疎云瑞叶轻。”《清史稿·天文志十四》:“癸丑年九月庚辰,日傍有青、红二气,对照如门,祥光四暎。” 瑞莲象征吉祥之莲。多指双头或并蒂莲。 唐 皇甫湜 《吉州刺史厅壁记》:“瑞露溶溶,降味公松;瑞莲猗猗,合蒂公池。” 唐 黄滔 《江州夜宴献陈员外》诗:“数枝红蜡啼香泪,两面青娥拆瑞莲。” 明 袁中道 《赵大司马传略》:“初,公中丞邸生瑞莲及连理瓜,皆以为瑞,而乃为之灾,悲夫!” 木人(1).木制的人像。《战国策·燕策二》:“ 宋王 无道,为木人以写寡人,射其面。寡人地絶兵远,不能攻也。”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魏书·高道穆传》:“刺史 李世哲 即尚书令 崇 之子,贵盛一时,多有非法,逼买民宅,广兴屋宇,皆置鴟尾,又於马埒堠上为木人执节。”《宋史·舆服志一》:“记里鼓车,一名大章车……行一里则上层木人击鼓;十里则次层木人击鐲。”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 公输子 削木人为御, 墨翟 刻木鳶而飞, 武侯 作木牛流马。” (2).喻指冷酷无情或痴呆不慧的人。参见“ 木人石心 ”。 (3).五行说认为人禀天地五行之气而生。受木气多者为木人。木人之外形、禀性皆象木。 隋 萧吉 《五行大义·论人配五行》:“《禄命书》云:‘金人刚强自用,木人多华而雅。’” 明 王廷相 《雅述》下:“或曰,木人见漆则疡。世之木人多矣,而疡者间有之,不木而疡者亦有之。” (4).即木夯。木制的打夯工具。 石女又名“实女”,处女膜闭锁,无 * 或 * 发育不全而不能 * 的女子 谈玄(1).谈论玄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王夷甫 容貌整丽,妙於谈玄。”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 南朝 士大夫有谈玄(玄学也是一种麻醉剂)的习惯。” (2).谈论宗教义理。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十一·灵润》:“加以 * 林泉,捐诸名利,弊衣麤食,谈玄为本。” (3).玄学内容之一。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 唐 人讲的玄学内容仍不出于三玄,而且分开来讲,称《易经》为‘真玄’,《老子》为‘虚玄’,《庄子》为‘谈玄’。” 变态(1) 胚胎发育期内动物外形、内部结构和生长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如昆虫的幼虫变成蛹或蝌蚪变成青蛙) (2) 指人的生理、心理的不正常状态 这种双重人是一种变态 神通佛教指神佛具有的神奇能力,今指出奇的手段或本领 大显神通 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 鲁迅《药》 物外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金仙指佛。 唐 李白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王琦 注:“金仙,谓佛。”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一折:“忽被閒情恼,徘徊夜未眠,月中乘兴去,还拟问金仙。” 清 姚鼐 《岳麓寺》诗:“试将万古怀,移问金仙术。”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