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杨刘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安石 |
释义 | 杨刘原文人各有是非,犯时为患害。唯诗以谲谏,言者得无悔。 汾王昔监谤,变雅今尚载。 末俗忌讳繁,此理宁复在。 南山咏种豆,议法过四罪。 玄都戏桃花,母子受颠沛。 疑似已如此,况欲谆谆诲。 事变故不同,杨刘可为戒。 诗词问答问:杨刘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王安石杨刘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是非(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时为犹专为,单为。《敦煌变文集·难陀出家缘起》:“缘有 孙陁罗 是妻,容颜殊胜,时为恋着是妻,世尊千方万便,教化令教出家,且不肯来。” 蒋礼鸿 通释:“‘时为’犹如説专为、单为。” 患害祸害。《管子·度地》:“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人乃终身无患害而孝慈焉。”《史记·太史公自序》:“自 三代 以来, 匈奴 常为中国患害。”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八:“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三折:“我正是慈悲生患害,这一场鬼使神差。” 郭沫若 《天地玄黄·相见以诚》:“教育施行过早,有时是有严重的患害的。” 谲谏委婉地规谏。《诗·周南·关雎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郑玄 笺:“譎諫,咏歌依违不直諫。”《孔子家语·辩政》:“忠臣之諫君有五义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风諫。” 宋 张戒 《岁寒堂诗话》卷下:“至于‘鹤驾通宵凤輦备,鸡鸣问寝龙楼晓’,虽但叙一时喜庆事,而意乃讽 肃宗 ,所谓主文而譎諫也。”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七:“由温柔敦厚言,所以重在比兴,重在蕴蓄,重在反复唱叹,重在婉陈,重在主文谲谏。” 言者指谏官。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 仁宗 以微物赐僧,尚畏言者,此所以致太平也。” 宋 岳珂 《桯史·鸿庆铭墓》:“余在故府时,有同朝士为某人作行状,言者摘其事,以为士大夫之不忍为,即日罢去。” 清 戴名世 《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及言者纷起,司马罢去,詔君就司寇狱;时君已病閲数月矣!” 得无恐怕,是不是。常和“耶”构成表推测性的疑问句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汾王大王。一说指 周厉王 。《诗·大雅·韩奕》:“ 韩侯 取妻,汾王之甥, 蹶父 之子。” 毛 传:“汾,大也。” 郑玄 笺:“ 汾王 , 厉王 也。 厉王 流于 彘 , 彘 在 汾水 之上,故时人因以号之。” 马瑞辰 通释:“汾者,‘坟’之假借,故《传》训为大。《传》泛言大王,但以为美称耳,未尝专指 厉王 。《正义》谓《传》、《笺》皆以为 厉王 。非也。厉为恶謚,若因流 彘 而称 汾王 ,亦非美称。诗人颂美 宣王 ,不应举 厉王 之恶称,当从《传》泛言大王为是。”今人亦各有所从。 监谤《国语·周语上》:“ 厉王 虐,国人谤王。 邵公 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 衞 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韦昭 注:“监,察也。”后以“监谤”谓压制舆论。 宋 王安石 《杨刘》诗:“ 厉王 昔监谤,‘变雅’今尚载。” 宋 王十朋 《轮对札子》之一:“皇城置逻卒旁午察事,甚於 周 之监谤;内外将帅剥下赂上,结怨於三军。”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自 清 室滑 夏 ,君臣以监谤为务。” 变雅(1).《诗经》中《小雅》、《大雅》的部分内容,与“正雅”相对,一般是指反映 周 政衰乱的作品。《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诗·小大雅谱》:“《大雅·民劳》、《小雅·六月》之后,皆谓之变雅。” 孔颖达 疏:“《劳民》、《六月》之后,其诗皆王道衰乃作,非制礼所用,故谓之变雅也。” (2).引申指有真实内容而具讽世作用的作品。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江湖间为诗者,復相倣傚,力或不足,则至於颠倒语言,重复首尾……亦自谓为 元和 诗体,而司文者考变雅之由,往往归咎於 稹 。”参见“ 正雅 ”。 俗忌为世俗所忌讳。《宋书·王镇恶传》:“ 镇恶 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疎宗。”《北史·李绘传》:“ 绘 字 敬文 。六岁便求入学,家人以偶年俗忌,不许,遂窃其姊笔牘用之。” 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议法斟酌法度;讨论法制。 宋 胡宿 《乞杨开充大理少卿状》:“观其议法详平,正而有守,臣等今保举堪充权大理少卿公事。” 宋 周行己 《上皇帝书》:“然而天下之民,犹有不得尽被陛下之泽,而经国之术,犹有不得尽如陛下之意者,岂非有司议法之过,官吏行法之弊乎?”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之二:“法之不行也,人不力也,不议人而议法,何益?” 四罪谓 舜 治 共工 、 驩兜 、 三苗 、 鲧 四凶之罪。《书·舜典》:“流 共工 于 幽州 ,放 驩兜 于 崇山 ,窜 三苗 于 三危 ,殛 鯀 于 羽山 ,四罪而天下咸服。”《后汉书·郅恽传》:“昔 虞舜 辅 尧 ,四罪咸服。”参见“ 四凶 ”。 玄都(1).古诸侯国名。《逸周书·史记》:“昔者 玄都 贤鬼道,废人事天,谋臣不用,龟策是从,神巫用国,哲士在外, 玄都 以亡。”《竹书纪年》卷上:“﹝ 帝舜 有虞氏 ﹞四十二年, 玄都氏 来朝,贡宝玉。” (2).传说中神仙居处。《海内十洲记·玄洲》:“上有大 玄都 ,仙伯 真公 所治。” 晋 葛洪 《枕中书》:“《真记》曰: 玄都 玉京 七宝山 ,週迴九万里,在大罗之上,城上七宝宫,宫内七宝臺,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 盘古真人 元始天尊 太元圣母 所治。”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配极 玄都 閟,凭高禁御长。”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问娇娥空隐 玄都 ,笑仙郎已入 桃源 。” (3).道观名。见“ 玄都观 ”。 (4).坛名。见“ 玄都坛 ”。 桃花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母子(1).母亲和儿子。《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 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汉 祢衡 《鹦鹉赋》:“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离。” 唐 白居易 《母别子》诗:“以汝夫妇新嬿婉,使我母子生别离。”《水浒传》第二回:“﹝ 史进 ﹞説道:‘师父只在此间过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 (2).本源。偏义复词,偏于“母”。《朱子语类》卷三:“先儒言‘口鼻之嘘吸为魂,耳目之聪明为魄也’,只説得大概,却更有个母子,这便是坎离水火,煖气便是魂,冷气便是魄。” 清 翟灏 《通俗编·母子》:“母子犹云本元。今人多有此语,如所谓母子酱油之类。” 颠沛受磨难、挫折;贫困 颠沛,偃仆也。——《论语·里仁》 岂其颠沛平城之围。——《后汉书·臧宫传》 疑似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疑似之间 如此(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谆谆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 谆谆教导 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故、灾难 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宋· 苏轼《教战守》 不同(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杨刘宋 杨亿 与 刘筠 的并称。 宋 欧阳修 《诗话》:“盖自 杨刘 唱和,《西崑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崑体。”《宋史·刘筠传》:“ 筠 , 景德 以来,居文翰之选,其文辞善对偶,尤工为诗。初为 杨亿 所识拔,后遂与齐名,时号‘杨刘’。”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