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苏幕遮
朝代 宋代
作者 韩仙姑
释义

苏幕遮原文

不忧贫,不念富。
大悟之人,开著波罗铺。
内心真知无价宝,欲识真如,正照菩提路。
贪爱心,须除去。
清静法身,直是堪凭据。
忍辱波罗为妙乐,服了一圆,万病都新愈。

诗词问答

问:苏幕遮的作者是谁?答:韩仙姑
问:苏幕遮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幕遮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韩仙姑的名句有哪些?答:韩仙姑名句大全

韩仙姑苏幕遮书法欣赏

韩仙姑苏幕遮书法作品欣赏
苏幕遮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大悟

彻底醒悟

波罗

(1).即虎。古代 南诏 语。 唐 赵叔达 《星回节避风台骠信命赋》诗:“法驾避星回,波罗毘勇猜。”原注:“波罗,虎也;毘勇,野马也。”

(2).悲愁貌。 元 李爱山 《集贤宾·春日伤别》套曲:“嘴古都釵头玉燕,面波罗镜里青鸞,画不尽春山宛转。”一本作“魔罗”。

(3).梵语“波罗蜜”之省。 明 李贽 《得上院信》诗:“世事由来不可论,波罗忍辱是玄门。”参见“ 波罗蜜 ”。

(4).即凤梨。亦写作“波萝”。 清 赵翼 《题岭南物产图六十二韵》:“蜜有波罗甜,绵岂班枝燠。”参见“ 凤梨 ”。

内心

(1) 心中;心里;内心深处

内心的痛苦

(2) 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或四面体的内切球的球心

真知

真才实学;深刻的哲理;真理

实践出真知

无价宝

谓极珍贵的东西。

真如

佛教语。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制旨大集经讲疏启》:“同真如而无尽,与日月而俱悬。”《成唯识论》卷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游净土》:“霞幢被,宝座趺,灵光随处现真如。”《红楼梦》第八七回:“屏息垂帘,跏趺坐下,断除妄想,趋向真如。” 范文澜 《唐代佛数·佛教各派》:“事物生灭变化,都不离真如。故真如即万法(事物),万法即真如。真如与万法,无碍融通。”

菩提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爱心

喜爱之情。《礼记·乐记》:“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史记·律书》:“喜则爱心生,怒则毒螫加,情性之理也。”

除去

(1) 去掉

(2) 除非

清静

安静;不嘈杂

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清静的地方

法身

(1).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知如来法身,长存不变易。”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尝闻佛説,知诸法空,体诸法性,是则以慧眼观法身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圣人成道之神明耳。”

(2).指高僧之身。 唐 卢简求 《杭州盐官县海昌院禅门大师塔碑》:“法身魁岸,相好庄严,眉毛紺垂,颅骨圆耸。”

(3).旧指修炼得道之身。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俞氏 则谓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后,法身则然,岂可以血肉之躯投畀水火乎?”《西游补》第十六回:“ 行者 一时难忍,现出大闹天宫三头六臂法身,空中乱打。”

凭据

证据;根据,凭证

有何凭据

妙乐

古 印度 俗语的意泽。古代西 印度 国名。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苏剌侘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若能偕化黔首,悉入道场,如 妙乐 之世, 穰(儴)佉之国 ,则有自然稻米,无尽宝藏,安求田蚕之利乎?”

奇妙的音乐。 宋 陈造 《饯寄定海交代》诗:“妙乐喧江浪,清谭到理窟。”

一圆

(1).一个圆形。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於是 范蠡 乃观天文,拟法於紫宫,筑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一步,一圆三方。”《朱子语类》卷六五:“天下之万象出於一方一圆,尽只起於乾坤二画。”

(2).一丸。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解衣裾出药两圆,曰:‘一圆可补一两气。’”

(3).货币单位。通作一元。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1 15: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