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念奴娇(三和)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克庄 |
释义 | 念奴娇(三和)原文四朝遗老,须眉白、巧历不知其纪。真唤九重为座主,肯谒侯门王邸。 晚会耆英,未论爵德,乡曲无如齿。 酒酣度曲,妙音久不闻此。 堪叹化鹤重来,但累累华表,旧人存几。 散尽黄金,留箧中团扇,怕秋风起。 结绮歌阑,披香宴悄,放出深宫里。 颠毛虽秃,尚堪封管城子。 诗词问答问:念奴娇(三和)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刘克庄念奴娇(三和)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遗老(1) 指改朝换代后仍忠于前一朝代的老年人 (2) 指经历世变的老人 须眉(1) 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 (2) 胡须和眉毛 巧历精于历算的人。《庄子·齐物论》:“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巧歷所不知,心计莫能测。” 李周翰 注:“言交道多涂,虽巧於歷数及心算之人,无能知测其委趣也。” 章炳麟 《四惑论》:“乃知 庄周 所谓‘齐物者,非有正处、正味、正色之定程,而使万物各从所好’。其度越公理之説,诚非巧歷所能计矣。” 精于历算的人。 唐 钱起 《秋夜作》诗:“浮生竟何穷,巧历不能算。流落四海间,辛勤百年半。” 宋 陆游 《久雨》诗之二:“巧历莫能知雨点,孤桐那解写溪声。”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九重(1).九层;九道。《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韩诗外传》卷八:“ 齐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与之上九重之臺。”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 (2).泛指多层。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九重围里往来,直似攛梭;万队营中上下,浑如走马。” (3).指天门;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一》:“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 蓬莱 復西归。”京剧《贵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广寒宫 。” (4).指宫门。 汉 赵壹 《刺世疾邪赋》:“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宫禁,朝廷。 唐 卢纶 《秋夜即事》诗:“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6).指帝王。 唐 李邕 《贺章仇兼琼克捷表》:“遵奉九重,决胜千里。” 明 无名氏 《金雀记·作赋》:“明朝入禁中,奏闻九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人觚》:“先是, 宝 ( 法宝 )出奔时,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词·酒泉子》:“队队雄军惊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宫,祇拟夺九重。” 座主(1). 唐 宋 时进士称主试官为座主。至 明 清 ,举人、进士亦称其本科主考官或总裁官为座主。或称师座。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进士﹞互相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旧唐书·令狐峘传》:“ 衢州 刺史 田敦 , 峘 知举时进士门生也。初 峘 当贡部,放牓日贬逐,与 敦 不相面。 敦 闻 峘 来,喜曰:‘始见座主。’迎謁之礼甚厚。” 宋 梅尧臣 《较艺赠永叔和禹玉》诗:“今看座主与门生,事事相同举世荣。”《明史·霍韬传》:“举进士出 毛澄 门下,素执弟子礼,议礼不合,遂不復称为座主。”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果以戊戌登进士科, 李腾芳 者,公之座主也。”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卷十七。 (2).佛教语。谓大众一座之主。犹言上座、首座。《释氏要览》上:“今释氏取学解优赡颖拔者名座主。谓一座之主。” 侯门(1).诸侯之门。 唐 刘禹锡 《学阮公体》诗之三:“侯门有仁仪,灵臺多苦辛。” (2).指显贵人家。 元 无名氏 《连环记》第二折:“俺只道侯门一入如天远,谁承望 汉 刘晨 误入桃源,枉着你佳人受尽相思怨。”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侯门都作沉沉梦,翻笑衰翁局外痴。”参见“ 侯门如海 ”。 王邸(1).王家的第宅。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奕奕济济,夜旋王邸。” 宋 刘克庄 《念奴娇·丙寅生日三和》词:“真唤九重为座主,肯謁侯门王邸。” 明 焦竑 《玉堂丛语·任达》:“第持牋命诗,送王邸处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鸲鹆》:“送我王邸,当得善价,不愁归路无貲也。” (2).犹王室。《宋史·郭承祐传》:“ 承祐 性狡獪,缘东宫恩,又凭藉王邸亲,既废復用,乃僭言事,或指切人过失,同列谓之‘武諫官’。”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臣恐社稷之忧,不止累陛下,累宫闈,累王邸而已。” 晚会晚上举行的集会,以文娱活动为主要内容 篝火晚会 耆英高年硕德者之称。 唐 司空图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宾筵备礼,耆英尽缀於词林;将略求材,剑戟自森於武库。”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李能伯韵呈赵晋臣》词:“看长生,奉严宸;且把风流、水北画耆英。” 明 方孝孺 《休日奉陪蜀府诸公宴集》诗:“羣公尽耆英,过从殊恨晚。” 乡曲乡里,亦指穷乡僻壤。形容识见寡陋 治邑屋州闾乡曲者。——《庄子·胠箧》 无乡曲之誉。——司马迁《报任安书》 无如无可奈何 今天想回去,无如未买着票 酒酣谓酒喝得尽兴,畅快。《吕氏春秋·长攻》:“ 代君 至,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史记·高祖本纪》:“酒酣, 高祖 击筑,自为歌诗。”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不醒不醉曰酣。一曰酣,洽也。” 晋 左思 《咏史》之六:“ 荆軻 饮 燕 市,酒酣气益振。”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六:“微雨喜初霽,酒酣江復清。” 度曲作词曲;唱曲 自度曲,被歌声。——《汉书·元帝纪赞》 度曲未尽,云起雪飞。——张衡《西京赋》 妙音(1).指歌妓。《战国策·楚策一》:“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 韩 、 魏 、 齐 、 燕 、 赵 、 卫 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 (2).指美妙的乐音。《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傅毅 《七激》:“大师奏操, 荣期 清歌……沉微玄穆,感物悟灵,此亦天下之妙音也。” 明 唐顺之 《跋李怀琳书绝交书后》:“譬如箜篌,非有妙指,不发妙音。”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一到水沸,这头便随波上下,跳舞百端,且发妙音,欢喜歌唱。” 化鹤成仙;人死亡的隐语 丁令威学道,后化鹤归 辽。——《搜神后记》 重来(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累累(1) 多次 (2) 数目多得无法计算的 罪行累累 (3) 重叠,重积;另联贯成串,众多的样子 华表也称“华表柱”。古代设在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 旧人(1).谓年高德劭的旧臣。《书·盘庚上》:“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 孔 传:“先王谋任久老成人共治其政。” 明 张居正 《请乞优礼耆硕以光圣治疏》:“如蒙皇上俯念 阶 为先朝元辅,当代旧人,特勅该部查照 嘉靖 年间事例,差行人一员賫勅前去存问,仍量加赏賚,用示优崇。” (2).久于其位的人;原有的人员。 唐 张九龄 《敕四镇节度使王斛斯书》:“卿彼诸将,皆是旧人,既諳山川,又能料敌。”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予去国二十七年復来,自 周丞相 子充 一人外,皆无復旧人,虽吏胥亦无矣。” (3).旧交;故人。 汉 王充 《论衡·问孔》:“ 孔子 重賻旧人之恩,轻废葬子之礼。” 汉 王粲 《思友赋》:“行游目于林中,覩旧人之故场。” 唐 刘禹锡 《与歌者何戡》诗:“旧人唯有 何戡 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黄金(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团扇(1).圆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宫内多用之,又称宫扇。 唐 王昌龄 《长信秋词》之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元 梁寅 《玉阶怨》诗:“团扇且弃置,夕气凉转添。”《红楼梦》第二七回:“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 刘大白 《秋扇》诗:“一阵秋风,收拾起多少团扇。” (2).乐府歌曲名。指《团扇郎歌》。 宋 贺铸 《诉衷情》词:“临风再歌《团扇》,深意属何人?” 宋 王灼 《碧鸡漫志·歌曲存亡》:“至 唐 武后 时,旧曲存者,如《白雪》、《公莫舞》、《巴渝》、《白苧》、《子夜》、《团扇》……等,六十三曲。”参见“ 团扇歌 ”。 (3).乐府歌曲名。指 汉 班婕妤 所作《怨歌行》。因诗中有“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等诗句,故名。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汉婕妤班姬》:“《团扇》短章,词旨清捷,怨深文綺。” 风起(1).风刮起来。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於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诗:“风起春灯乱, 江 鸣夜雨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起时,有千尺翻头浪。” (2).比喻事物的兴起。《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万物之奥》:“海内之士,响应风起;俊雄英豪,辐至蜂止。”《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 匈奴 饮马於 渭水 ,边竟雷动,四野风起。” 结绮见“ 结綺阁 ”。 披香汉 宫殿名。《三辅黄图·未央宫》:“ 武帝 时,后宫八区,有 昭阳 、 飞翔 、 增城 、 合欢 、 兰林 、 披香 、 凤凰 、 鸳鸯 等殿。”《文选·班固<西都赋>》:“ 披香 发越。” 李善 注:“ 汉 宫闕名。 长安 有 合欢殿 、 披香殿 。” 北周 庾信 《春赋》:“ 宜春苑 中春已归, 披香殿 里作春衣。”后泛指宫殿。 唐 李商隐 《宫妓》诗:“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水浒传》第九一回:“却説 宿太尉 次日早朝入内,见天子在披香殿。” 放出(1).释放。《汉书·贡禹传》:“放出园陵之女,罢倡乐,絶 郑 声。”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2).发放或借出。 浩然 《艳阳天》第十章:“放出一千三百多斤小米,绕来绕去,利没得到一点儿,全部都卖了馀粮。” 深宫宫禁之中,帝王居住处。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 唐 梁鍠 《长门怨》诗:“空殿看人入,深宫羡鸟飞。” 清 马銮 《如姬》诗:“符出深宫人不觉,千秋知己是 夷门 。”亦借指帝王。《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一堂和气, * 小廉,不但省了深宫无限宵旰之劳,暗中还成全了多少人才,培植了多少元气。” 颠毛(1).头发。《国语·齐语》:“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 韦昭 注:“颠,顶也。毛,髮也。”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杨敏叔吴门秋晚见寄》:“颠毛随日减,冉冉不胜簪。” 清 赵翼 《寄晴沙》诗之一:“虽觉颠毛白,犹欣綵服斑。” (2).见“ 颠毛种种 ”。 管城子唐 韩愈 作寓言《毛颖传》,称笔为管城子。后因以“管城子”为笔的别称。 宋 黄庭坚 《戏呈孔毅父》诗:“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絶交书。”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 宣州 诸葛氏 素工管城子,自 右军 以来,世其业。” 明 徐渭 《景贤祠上梁文》:“独立敢言,管城子有万夫不当之勇;疾书妙契,指南针定千古未决之疑。”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三九:“ 阿咸 从我十日游,遇管城子于 虎邱 ,有笔可橐不可投,簪笔致身公与侯。”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