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何德器见赠韵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曾几 |
释义 | 次何德器见赠韵原文德器交情素所敦,乃翁虽逝典型存。不惟歆向皆书府,况复封胡是相门。 意气君方凌碧落,年龄我已到黄昏。 今晨镜里如膏沐,欢喜仁人有赠言。 诗词问答问:次何德器见赠韵的作者是谁?答:曾几 曾几次何德器见赠韵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德器(1).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汉书·杜周传赞》:“ 张汤 、 杜周 并起文墨小吏,致位三公,列於酷吏,而俱有良子,德器自过,爵位尊显。” 宋 叶适 《李仲举墓志铭》:“有子曰 源 ,字 深之 ,材艺德器如其父。”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骆文忠公遗爱》:“然其德器浑厚,神明廉静。” (2).指有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的人。 清 唐甄 《潜书·思愤》:“伟於貌者,人敬之;美於度者,人爱之;辨於言者,人服之。是三者,未必为德器也,适足以蔑人而自足。” 情素亦作“ 情愫 ”。1.真情;本心。《战国策·秦策三》:“夫 公孙鞅 事 孝公 ,极身毋二,尽公不还私,信赏罚以致治,竭智能,示情素,蒙怨咎,欺旧交。” 汉 刘向 《九叹·离世》:“不枉绳以追曲兮,屈情素以从事。” 宋 陈亮 《进中兴五论札子》:“臣尝为陛下有忧於此矣,尝欲输肝胆,効情愫,上书於北闕之下。” 明 高攀龙 《泾阳顾先生行状》:“诚令 维崧 等披露情愫,晓畅事实,章晰谊理,剴篤言辞,皇上一览而悟。” 章炳麟 《感旧》诗:“及尔同誓盟,死生见情素。” (2).指感情。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他在她旁边,便觉一切都有光辉,整个生命沐浴在青春的欢快里,这就可知不仅是朋友间的情愫了。” 乃翁(1).你的父亲。《汉书·项籍传》:“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盃羹。” 颜师古 注:“翁,谓父也。”《汉书·项籍传》:“乃,亦汝也。” 宋 陆游 《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明史·文苑传三·文徵明》:“ 一清 ( 杨一清 )亟谓曰:‘子不知乃翁与我友耶?’” (2).他的父亲。 宋 朱敦儒 《念奴娇》词:“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玉带生卷》:“ 刘廷美 主事求作乃翁合葬挽辞,以《玉带生》轴为贄。” 典型充分显现出其个性特征的 典型的身体损伤 不惟(1).不仅;不但。《书·酒诰》:“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 宋 范成大 《照田蚕行》:“不惟桑贱穀芄芄,仍更苧麻无节菜无虫。” 冯德英 《苦菜花》第十二章:“过了一天又一天,到现在不惟没等到,村里关于他们的风言风语倒渐渐听不到了。” (2).岂非。《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故三 郤 为戮於 晋 , 王叔 负罪於 周 ,不惟矜善自伐好争之咎乎!” (3).不思虑。《书·酒诰》:“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 孔 传:“不念自息。”《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视明听聪,靡事不惟。” 李善 注引《字林》:“惟,思也。” 歆向西汉 刘歆 及其父 刘向 的合称。 隋 王通 《中说·天地》:“使 范寧 不尽美于《春秋》, 歆 向 之罪也。” 阮逸 注:“ 刘向 理《穀梁》, 刘歆 好《左氏》,各守一家而不能贯圣经之本,是古学之罪也。” 宋 欧阳修 《答梅圣俞寺丞见寄》诗:“词章尽 崔 蔡 ,论议皆 歆 向 。” 宋 陈师道 《与鲁直书》:“ 正夫 有幼子 明诚 ,颇好文义,每遇 苏 黄 文诗,虽半简数字,必録藏,以此失好於父,几如小邪矣。迺知 歆 向 无足怪者。” 书府(1).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 睡虎地 秦 墓竹简《内史杂》:“毋敢以火入臧府、书府中。”《书序》:“藏之书府,以待能者。” 宋 刘炜叔 《<诚斋集>序》:“搜访遗书,遂获羣书之未备者悉送上官,藏之书府云。” (2).指中书省或秘书省。 唐 张九龄 《谢中书侍郎状》:“右臣谬跡书府,兼司纶翰。” 宋 苏轼 《谢卿材可直秘阁福建转运使》:“释此大邦,付之一路,仍进直於书府,俾增重於使权。” 况复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封胡传说中的 黄帝 的臣子。见《汉书·古今人表》。 相门宰相之家。 唐 刘禹锡 《送李友路秀才赴举》诗:“谁怜相门子,不语望秋山。”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十八:“ 仲父 脱累囚,相门遂树塞。” 意气(1) 志向与气概 意气风发 意气扬扬。——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精神;神色 意气自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意气之盛。——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3) 志趣 意气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绪 意气用事 碧落天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 年龄1.人或其他生物已经生存的年数。黄昏(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膏沐(1).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朱熹 集传:“膏,所以泽髮者;沐,涤首去垢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妃妾之家,膏沐之遗,岁得再通。” 清 曹寅 《归舟和培山见答韵》:“ 楚 妃屏膏沐, 越 女乱粧靚。”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粗人”》:“她本有‘膏沐’,头发油光,只因老爷出征,这才懒得梳洗,随随便便了。” (2).借喻德政或恩泽。《楚辞·王逸<九思·悯上>》:“思灵泽兮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原注:“灵泽,天之膏沐也,盖喻德政。” 明 吾邱瑞 《运甓记·手板击凤》:“都督,我频年受膏沐,今日分辞往丹瀆,惧才疎力薄,有孤覆育。” (1).洗沐;润泽。 唐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日出雾露餘,青松如膏沐。”集注引 孙汝听 曰:“如膏沐者,言雾露之餘,松柏皆如洗沐也。” 宋 范成大 《衡永之间山路艰涩》诗:“晚来出前冈,路坦亭堠促;将士走相贺,喜色如膏沐。” 清 杜岕 《九日荔轩招泛虎丘观穫》诗:“是日值微雨,千林尽膏沐。” (2).谓施惠。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祠堂所有,輒分之以恤孤寡,兴教育,足以膏沐族人。” 欢喜(1) 喜爱、爱好 她欢喜拉手风琴 (2) 喜欢、喜爱 欢喜滑水 仁人有德行的人。《书·泰誓中》:“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汉 贾谊 《惜誓》:“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之所贼。”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公仁人也,天相之矣。”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诗之四:“乃知仁人泽,是处皆阳春。”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仁人们或者要问:那么,我们竟不要‘费厄泼赖’么?” 赠言临别给朋友留下的忠告或鼓励的话 临别赠言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