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藕丝观音赞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心月 |
释义 | 藕丝观音赞原文顶戴阿弥,不假花冠之累累。肩披藕丝,不必璎珞之垂垂。 孤然不倚,俨然若思。 我於一十九类三十二应身中次第观之,而无如是抱膝安闲大自在之风规。 诗词问答问:藕丝观音赞的作者是谁?答:释心月 释心月藕丝观音赞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顶戴(1) 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帽饰。分别饰红宝石、珊瑚、青金石、水晶等。也称“顶带” (2) 感激 举家顶戴不尽 (3) 敬礼 阿弥见“ 阿弥陀佛 ”。 不假(1).不借用。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仲尼 不假盖於 子夏 ,护其短也。” 隋 王通 《中说·王道》:“子之家六经毕备,朝服祭器不假。” 阮逸 注:“不假借。” (2).不需要;不凭藉。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十八:“是以王鮪登俎,不假吞波之鱼;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宋 司马光 《伏蒙留守相公赐示陪太师》诗:“相国火城光满路,夜归不假玉蟾圆。”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崖盐》:“其巖穴自生盐,色如红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炼。” 鲁迅 《华盖集·补白一》:“但不以实力为根本的民气,结果也只能以固有而不假外求的天灵盖自豪,也就是以自暴自弃当作得胜。” (3).确实;真的。 花冠(1) (2) 花瓣的总称,连合者称合瓣,分离者称离瓣 (3) 华美的环形头饰 累累(1) 多次 (2) 数目多得无法计算的 罪行累累 (3) 重叠,重积;另联贯成串,众多的样子 肩披一种妇女的薄披肩,两端形成袖状 藕丝藕中纤维 不必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璎珞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 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摘出来。——《红楼梦》 垂垂(1) 形容垂下、降下 (2) 渐渐 垂垂老矣 然不见“ 然否 ”。 俨然(1) 形容整齐 阵容俨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形容特别像 蹲石鳞鳞,俨然类画。——《聊斋志异·促织》 (3) 形容庄重严肃 闻之俨然 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鲁迅《祝福》 十九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唐 韩愈 《平淮西碑文》:“凡 蔡 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 曹靖华 《飞花集·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三十(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应身佛教语。指佛、菩萨为度化众生,随宜显现各种形象不同的化身。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僧正教》:“盖所以仰传应身,远注灵觉,羡龙瓶之始晨,迫鵠林之餘慕。”参阅《合部金光明经·三身分别品》。 中次中等里的次等。《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 第观第宅与楼观。《后汉书·马防传》:“ 防 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已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亙街路。”《旧唐书·辛替否传》:“伏惟公主,陛下之爱女,选贤良以嫁之,设官职以辅之,倾府库以赐之,壮第观以居之,广池籞以嬉之,可谓之至重也,可谓之至怜也。” 如是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 唐 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诗:“ 邯郸 驛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宋 文天祥 《楼桑》诗:“天下 卧龙 人,多少空抱膝。” 清 萧芷厓 《冬日村居》诗之一:“小窗时抱膝,闲捡旧农书。” 安闲安宁清闲 安闲自在 大自在佛教语。谓进退无碍,心离烦恼。《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復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后多用指自由自在、无挂无碍的境界。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引 清 符曾 诗:“心死便为大自在,魂归仍返小玲瓏。” 风规(1).风度品格。《宋书·张敷传》:“司徒故左长史 张敷 ,贞心简立,幼树风规。” 唐 白居易 《除孔戣等官判》:“驾部郎中 薛存诚 :廉洁直方,饰以词藻;中立不倚,介然风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邱军门 致 浙 抚书谓扫荡鲸鯢,肃清海甸,总是大快事,不必计较功伐。真名将风规也。” (2).指文艺作品的风格。 宋 苏辙 《吴冲卿夫人秦国挽词》之二:“《雅》《颂》成章早,《春秋》 * 长。风规留 叔向 ,文采似 中郎 。”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金陵南唐画手》:“ 金陵 艾宣 ,工画花竹翎毛,孤标雅致,别是风规。” (3).风纪法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二郎适以人命被逮,直指廵方者,为 程 同谱,风规甚烈。” 讽谏规劝。《文选·张衡<东京赋>》:“故 相如 壮《上林》之观, 扬雄 逞《羽猎》之辞,虽系以隤墙填壍,乱以收罝解罘,卒无补於风规,祇以昭其愆尤。” 薛综 注:“规,犹諫也。”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其词何亹亹,宛若对风规。”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