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偈颂二百零五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正觉 |
释义 | 偈颂二百零五首原文渊默之津,皓然之色。混处功齐,细看转侧。 昆仑脱手黄金绳,鼻孔累垂收不得。 诗词问答问:偈颂二百零五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渊默(1) 深沉、不说话 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庄子·在宥》 (2) 沉默不言 齐(斋)明盛服,渊默而不言。——《淮南子·秦族训》 皓然亦作“皜然”。1.洁白貌。《列子·汤问》:“火浣之布,浣之必投於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布而振之,皓然疑乎雪。”《后汉书·吴良传》:“ 显宗 以示公卿曰:‘前以事见 良 ,鬚髮皓然,衣冠甚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已而会雪下,未甚寒。诸道人问在道所经, 壹公 曰:‘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澹;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 宋 陈师道 《元日雪》诗之一:“半夜风如许,平明雪皓然。”《儒林外史》第一回:“来到 秦老 门首,见 秦老 八十多岁,鬚鬢皓然,手扶拄杖。” (2).形容年老发白。 宋 范仲淹 《养老乞言赋》:“待以常珍,用贵皓然之士;裨其闕政,是询哿矣之言。” (3).显明貌;光明貌。《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质色皓然固以安,伪色縵然乱以烦。”《金史·韩玉传》:“此去冥路,吾心皓然,刚直之气,必不下沉。” 刘半农 《阿尔萨斯之重光》:“是日气候极热,南方蔚蓝深处,旭日一轮,皜然自放奇采,尽逐天上云滓,令清明如洗。” 混处混杂在一起居住﹑生活。 细看仔细地观察 转侧(1) 转换角度、方向 转侧看花 (2) 翻动身子;辗转反侧 在床上转侧许久,方才入睡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聊斋志异·促织》 昆仑亦作“崐仑2”。1.古代亦写作“昆仑”。 昆仑山 。在 新疆 西藏 之间,西接 帕米尔 高原,东延入 青海 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 昆仑山 上有 瑶池 、 阆苑 、 增城 、 县圃 等仙境。《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楚辞·离骚》:“邅吾道夫 崑崙 兮,路修远以周流。” 唐 韩愈 《杂诗》之三:“ 崑崙 高万里,岁尽道苦邅。”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 黄 流乱注?” (2).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 崐崘 、 析支 、 渠 、 搜 ,西戎即叙。” 孔 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一说此指 昆仑山 。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衣皮之民,居此 崑崙 、 析支 、 渠搜 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3).古代泛指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闇中大战, 谦之 手射 阳迈 柁工,船败纵横, 崑崙 单舸接得 阳迈 。” 唐 张籍 《昆仑儿》诗:“ 崑崙 家住海中洲,蛮客将来 汉 地游。”《旧唐书·南蛮传·林邑》:“自 林邑 以南,皆卷髮黑身,通号为 崑崙 。” (4).“ 崑崙奴 ”的省称。 唐 王维 《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龕中有尊像一,左右真人六,并师子、崑崙各二。” (5).泛指奴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向暮,有两崑崙捉马挑灯,迎导以去。”参见“ 崑崙奴 ”。 (6).特指 昆仑 奴 磨勒 。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你看他乘云驾雾凭虚走,早把那 崑崙 秘术来传受。” 清 顾彩 《髯樵传》:“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 崑崙 。”参见“ 崑崙奴 ”。 (7).古代称皮肤黑色的人。《晋书·后妃传下·孝武文李太后传》:“时后为宫人,在织坊中,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崐崘。”《旧五代史·慕容彦超传》:“尝冒姓 阎 氏,体黑麻面,故谓之 阎崑崙 。” (8).指玉制酒器。 唐 李商隐 《魏侯第东北楼堂书所见成篇》:“锁香金屈戌,带酒玉崑崙。” (9).酒名。“ 崑崙觴 ”的省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诃陵樽》:“外堪欺玳瑁,中可酌崑崙。”原注:“酒名。”参见“ 崑崙觴 ”。 (10).道教语。指头脑。《云笈七籤》卷十二引《太上黄庭外景经》:“子欲不死修崑崙。”《云笈七籤》卷十七:“眼为日月,髮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崑崙。” (11).脐之别名。《黄庭内景经·治生》“兼行形中八景神” 梁丘子 注引《玉纬经》:“脐中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崑崙,一名特枢。” (1).山名。在 西藏 、 新疆 和 青海 之间。海拔6,000米左右,多雪峰、冰川。《淮南子·原道训》:“经纪山川,蹈腾 昆仑 ,排閶闔,沦天门。” 高诱 注:“ 昆仑 ,山名也。在西北,其高万九千里。” 陈毅 《昆仑山颂》诗:“ 昆仑 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2).指 汉 代 汶上 明堂的通道。《史记·封禅书》:“ 济南 人 公玊带 上 黄帝 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 昆仑 ,天子从之入,以拜祠上帝焉。”参见“ 昆仑道 ”。 (3).古障塞名、一名 昆仑障 。 西汉 置。在今 甘肃省 安西县 南。为宜禾都尉治所。 (4). 东晋 南朝 时指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其肤色较黑。《南齐书·王琨传》:“父 懌 不慧,侍婢生 琨 ,名为 崑崙 。”按,崑崙,同“ 昆仑 ”。参阅 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昆仑》。 (5).我国古代泛称今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以至 东非 之人为昆仑。参阅《太平御览》卷七八六引 三国 吴万震 《南州异物志》、卷七八八引 竺芝 《扶南记》、 唐 义净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6).古岛屿名。亦译 军屯山 。即今 越南 南部 湄公河 口外的 昆仑岛 。为古代海舶往来东西洋必经之地。《岛夷志略》和《星槎胜览》有专条记述,《郑和航海图》亦有此岛。 (7).针灸穴位名。位于足部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凹陷处。《医宗金鉴·针灸心法要诀·足三阳经总穴名》:“足太阳膀胱经,行足股后凡十九穴,左右同:至阴……昆仑,跗阳。” 广大无垠貌。昆,通“ 浑 ”。 汉 扬雄 《太玄·中》:“昆仑旁薄,思之贞也。” 司马光 集注:“昆,音魂;仑,卢昆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元气昆仑,充满天地。” 脱手(1) 出手;离手 (2) 卖出 货物昨日已脱手 黄金(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鼻孔鼻子的外开口;泛指带有鼻子外开口的鼻窝的前部 累垂(累,今读léi)果实连串下垂貌。《红楼梦》第四十回:“那些奇草仙籐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 纍垂:1.衰惫貌。《朱子语类》卷三四:“若天要用 孔子 ,必不教他衰;如 太公 、 武王 皆八九十岁,夫子七十餘,想见纍垂。” (2).累累然下垂貌。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野婆》:“有兽名野婆……自腰已下,有皮纍垂盖膝若犊鼻。” 明 于谦 《夏日忆故乡风景》诗:“红綃焕烂蜀葵开,金弹纍垂卢橘熟。”《红楼梦》第四十回:“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纍垂可爱。” 不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