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风栖梧 暮春闻莺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王丹桂 |
释义 | 风栖梧 暮春闻莺原文短景相催何太促。丽日和风,又送春光暮。 渐听流莺枝上语。 绵蛮似把衷情诉。 昨日花开红满树。 今已飘零,狂荡逐飞絮。 奉劝游人生觉悟。 诗词问答问:风栖梧 暮春闻莺的作者是谁?答:王丹桂 王丹桂风栖梧 暮春闻莺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短景(1).日影短。谓白昼不长或将尽。 北周 庾信 《和何仪同讲竟述怀》:“秋云低晚气,短景侧餘辉。” 唐 杜甫 《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 长兴 二年,改令昼试。 贞 ( 竇贞 )固以短景难成,文不尽意,失取士之道,奏復夜试。” 清 汪懋麟 《除夕前三日陈学士招饮寓斋》诗:“阴阳逼短景,欲挽不受货。” (2).喻指时日无多的暮年。 南唐 李中 《赠重安寂道者》诗:“白髮只闻悲短景,红尘谁解信长生。” 丽日明亮的太阳 和风(1) 风速为每小时13至18里的风 (2) 温和的风 和风拂面 送春(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小春牛遍送搢绅家,谓之送春。” 流莺1、亦作“ 流鸎 ”。即莺。流,谓其鸣声婉转。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会圃临东风》:“舞春雪,襍流鶯。” 宋 晏殊 《酒泉子》词:“春色初来,徧拆红芳千万树,流鸎粉蝶鬭翻飞。” 明 谢谠 《四喜记·冰壶重会》:“春昼日迟迟,朝罢身无事,流鶯百囀度高枝,不觉添诗思。” 清 龚自珍 《高阳台》词:“问春人,知否园亭,啼徧流鶯。” 2、流莺还有一层隐晦的含意,就是无固定场所在街头拉客的妓女。绵蛮亦作“緜蛮”。 衷情内心的感情 抒发衷情 昨日昨天 飘零(1)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黄叶飘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狂荡(1).放荡不羁。《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於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旧唐书·严武传》:“性本狂荡,视事多率胸臆,虽慈母言不之顾。”《大马扁》第一回:“那 康有为 是个狂荡之人。” (2).轻狂。 前蜀 尹鶚 《菩萨蛮》词:“少年狂荡惯,花曲长牵绊。” 茅盾 《子夜》一:“他又听得狂荡的艳笑。” (3).犹 *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富翁愈加狂荡,心里想道:‘今日丹房中若是无人,儘可撩拨他。’”《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是夕开怀畅饮,醉后不觉狂荡,便按住 小东 求欢。” (4).游荡。《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从前都是误疑他,将谓经年狂荡不归家。” (5).猖狂。 蒋光慈 《太平洋的恶象》诗:“ 英吉利 资本主义战舰的往来, 日本 帝国主义魔王的狂荡。” 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奉劝敬辞。郑重劝说 奉劝你放规矩些 人生(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觉悟(1) 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也指对道理的认识 (2) 进入到一种清醒的或有知觉的新的状态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