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陶太博通判广信军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梅尧臣 |
释义 | 送陶太博通判广信军原文平时易水头,不复起边愁。壮士去年久,寒波空自流。 临塘移鹭羽,隔戍见毡裘。 半似江南美,军和胜宴游。 诗词问答问:送陶太博通判广信军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梅尧臣送陶太博通判广信军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平时(1) 通常的普通的时候(区别于特定的或非常时候) (2) 指平常时期(区别于非常时期,如战时、戒严时) 水头指水流的来势 水头很猛 边愁亦作“邉愁”。1.边人的愁苦之情。 南朝 陈 苏子卿 《南征》诗:“故乡梦中近,边愁酒上宽。”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 长城 。” 清 吴琪 《送别》诗:“霜风醒客梦,笳月起边愁。” (2).因边乱、边患引起的愁苦之情。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花蕚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钱谦益 注:“ 禄山 反报至,上欲迁幸,登 兴庆宫 花蕚楼 ,置酒,四顾悽愴,此所谓‘入边愁’也。” 明 冯梦龙 《风流梦·告考选才》:“为三秋桂子,十里荷香,一段邉愁,只愿得 吴山 立马那人休。” 清 贝青乔 《自编军中纪事诗二卷为<咄咄吟>,朋旧多题赠之作,赋此为答》诗:“礮云三载结边愁,大纛临风带血收。” 壮士勇士,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 壮士十年归。——《乐府麻集·木兰诗》 壮士不死。——《史记·陈涉世家》 田横齐之壮士。——《资治通鉴》 壮士从之。——《资治通鉴·唐纪》 去年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自流(1) 自然地流动;自动地流 (2) 不加约束,听其自然;做自己乐意的事 晚自习不许自流 鹭羽(1).白鹭的羽毛。古人用以制成舞具。《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鷺羽。” 毛 传:“鷺鸟之羽,可以为翳。” 郑玄 笺:“翳,舞者所持以指麾。”《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周郊祀乐章》:“雷鼗鷺羽今休用,玉戚相参正发扬。”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掉荡《云门》发,蹁躚鷺羽振。” (2).借指白鹭。 宋 叶适 《陈益谦挽词》:“蛛丝委架诗书愠,鷺羽空陂菡萏愁。” 毡裘(1) 亦作“旃裘”,古代北方民族用毛制的衣服 (2) 指代北方民族 毡裘之长。——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和胜犹言病愈,康复。《南史·齐晋安王子懋传》:“若使阿姨因此和胜,愿诸佛令华竟斋不萎。” 宴游见“ 宴游 ”。 亦作“ 宴游 ”。宴饮游乐。《汉书·贾山传》:“陛下与众臣宴游,与大臣方正朝廷论议。” 唐 沉亚之 《李绅传》:“ 绅 以进士及第还,过謁 錡 。 錡 舍之,与宴游昼夜, 錡 能其才,留执书记。” 宋 柳永 《少年游》词之六:“铃斋无讼宴游频,罗綺簇簪缨。” 严复 《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娼家之女,日事宴游。” 亦作“ 讌游 ”。宴饮游乐。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昭越姬》:“ 昭王 讌游, 蔡姬 在左, 越姬 参右。”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三:“ 正大 初,余先子令 叶 , 飞伯 持诸公书来投。先子异其文,置门下。遂与余定交,每觴酒讌游无不在。”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二:“唯时戴笠故交,担簦才子,竝与讌游之席,各传酬和之篇。” 见“ 讌游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