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谢到水仙二本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韩维 |
释义 | 谢到水仙二本原文黄中秀外干虚通,乃喜佳名近帝聪。密叶暗传深夜露,残花犹及早春风。 拒霜已失芙蓉艳,出水难留菡萏红。 多谢使君怜寂寞,许教绰约伴仙翁。 诗词问答问:谢到水仙二本的作者是谁?答:韩维 韩维谢到水仙二本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黄中(1).心脏;内德。古代以五色配五行五方,土居中,故为黄为中央正色。心居五脏之中,故称黄中。《易·坤》:“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 汉 蔡邕 《司空杨秉碑》:“非黄中纯白,穷达一致,其恶能立功立事。”《南史·沉约传》:“汝并黄中英爽,终成奇器。”《魏书·高允传》:“ 高子 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同柢者,其玉步同;异柢者,其玉步异。是以有黄中而无阴血,无所析也。” (2).中间黄色。 晋 陆机 《桑赋》:“故其形瑰族类,体艳众木,黄中爽理,滋荣烦縟。” 宋 韩维 《谢到水仙二本》诗:“黄中秀外干虚通,乃喜嘉名近帝聪。”原注:“此花外白中黄,茎干虚通如葱,本生 武当 山谷间,土人谓之天葱。” 清 钱谦益 《蜡梅》诗之二:“莫以黄中笑梔貌,狗蝇今日遍江乡。” (3).指皇帝。《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郊乐章》:“黄中正位,含章居贞。”参见“ 黄中君 ”。 佳名(1).好名声,美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祖光禄 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 王平北 闻其佳名,以两婢餉之。” (2).好名字。 唐 陆龟蒙 《华阳巾》诗:“ 莲华峰 下得佳名,云褐相兼上鹤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廷试》:“ 嘉靖 末年,及今上近科,以大力得路者,改佳名以应廷对。” 帝聪帝王的听闻。 唐 章碣 《赠边将》诗:“行收部落归天闕,旋进封疆入帝聪。”《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贤声愈著,直达帝聪。” 深夜指半夜以后 工作到深夜 残花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旧兰憔悴长,残花烂漫舒。” 唐 刘长卿 《感怀》诗:“秋风落叶正堪悲, * 残花欲待谁?” 明 刘基 《再用韵答严衍上人》:“残花露淡胭脂靨,落木霜凋薜荔衣。” 及早赶早;趁早 生了病要及早治 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拒霜花名。木芙蓉的别称。冬凋夏茂,仲秋开花,耐寒不落,故名。 宋 宋祁 《益都方物略记》:“添色拒霜花,生 彭 、 汉 、 蜀州 ,花常多叶,始开白色,明日稍红,又明日则若桃花然。” 元 白珽 《西湖赋》:“秋容不淡,拒霜已红。” 清 纳兰性德 《浣溪纱》词之五:“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位凄凉。” 芙蓉(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出水(1) (2) 出现于水面 海狮顶球出水 (3) 有水流出 三眼泉都出水了 (4) 妓女脱籍从良 菡萏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多谢(1) 表示感谢的客套话 (2) 嘱咐;劝告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寂寞(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绰约同“绰约” 仙翁(1).称男性神仙,仙人。 唐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郑魁铭研诗》:“仙翁种玉芝,耕得紫玻璃。”《西湖佳话·葛岭仙迹》:“神异如此,人人皆道他是仙翁再世。” (2).对道官的敬称。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仙翁拜揖,念小生与仙翁素乏平生,何以见顾?”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