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夜月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赵蕃 |
释义 | 夜月原文晓枕厌蝇声,昏蝉复乱鸣。耳根喧自合,心地寂常生。 习气存诗句,平生爱月明。 钟情在我辈,安得到无情。 诗词问答问:夜月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赵蕃夜月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蝇声苍蝇营营之声。喻指低劣的诗文。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 * 休得过谦,此阁自 王子安 作赋之后,恶札纷纷,无以解秽,今得 * 染翰,大是佳话,使人知古今作者,但有真仙,彼下士蝇声,自当却走也。”参见“ 蝇声蛙噪 ”。 耳根(1) 耳廓的根端 (2) 〈方〉∶耳 耳根前 自合(1).自应;本该。 宋 陆游 《落梅》诗之二:“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明 刘基 《孤儿行》:“人生一世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荣。” 清 张佩纶 《论闺秀》诗之四:“ 倢伃 怨较 昭君 怨,自合清才让 令嫻 。” (2).自然契合。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心地(1) 指人的存心、用心 心地善良 (2) 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万法,如地能长万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 愿问第一义,回向心地初。——杜甫《谒文公上方》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子全书·学二》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镜花缘》 (3) 心情,心境 心地轻松 (4) 心胸、气量 总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材心地?——《红楼梦》 常生(1).长生不老。《列子·天瑞》:“生者不能生,化者不能化,故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云笈七籤》卷八:“太漠为玄重之根,开阴为常生之源。” (2).一定的生性。《六韬·文启》:“天有常形,民有常生。” (3).即 常生子 。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 常生 降志於执鞭, 庄公 藏器於小吏。” (4).固定的财产。《管子·法禁》“身无职事,家无常姓” 唐 尹知章 注:“姓,生也。身既无职事,家又无常生。”参见“ 常姓 ”。 习气不良的习惯或作风 官僚习气 诗句诗的句子。亦泛指诗。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 侯生 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元 萨都剌 《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诗:“百年诗句里, 三国 酒杯间。” 郭小川 《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月明(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钟情感情专注,常指爱情 他对其妻的一贯钟情 钟情如我辈。——清· 林觉民《与妻书》 我辈我等,我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成,以示 范荣期 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范 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輒云:‘应是我辈语。’”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若内翰不讳,我辈岂忍独生?”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四》:“这许多事物挤在一处,正如我辈约了 燧人氏 以前的古人,拼开饭店一般,即使竭力调和,也只能煮个半熟。” 得到获得 得到他父亲的允许而使用汽车 无情(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