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老苏先生挽词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拱辰 |
释义 | 老苏先生挽词原文气得岷峨秀,才推贾马优。未承宣室问,空有茂陵求。 玩易穷三圣,论书正九畴。 欲知歆向学,二子继弓裘。 诗词问答问:老苏先生挽词的作者是谁?答:王拱辰 王拱辰老苏先生挽词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岷峨(1). 岷山 和 峨眉山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水交 沅 澧 ,山通 岷 峨 ,襟带百县,縈抱七州。”《周书·静帝纪》:“虽復 岷 峨 投袂,翻成陵夺之威; 漳 滏 勤王,无救 宗周 之殞。” (2).特指 峨眉山 。以其在 岷山 之南,故称。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廻首 岷峨 半天黑,传觴接膝何由得。” 宋 苏轼 《满庭芳》词:“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 岷峨 。”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诗序》:“然后登 岷峨 ,揽西极,浮 江 而下。”一说 岷 为 青城山 ; 峨 为 峨眉山 。 贾马汉 贾谊 、 司马相如 的并称。二人均以辞赋著名。《晋书·文苑传序》:“自时已降,轨躅同趋, 西都 贾马 耀灵蛇於掌握, 东汉 班 张 发雕龙於綈槧,俱标称首,咸推雄伯。”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 荀 宋 表之於前, 贾 马 继之於末。”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他曾笑 孙 庞 真下愚,若是论 贾 马 非英物。” 承宣继承发扬。《汉书·匡衡传》:“继体之君心存於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 空有(1).佛教语。空,指法性;有,指幻相。谓相反相成的真俗两谛。《佛地经论》卷四:“菩萨藏,千载已前,清净一味,无有乖諍;千载已后,乃兴空有二种异论。”《后汉书·西域传论》:“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 李贤 注:“不执著为空,执著为有;兼遣谓不空不有,虚实两忘也。”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二諦现空有之津,二智包权实之底。”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普愿众生同我愿,能於空有善思惟。” (2).徒有;只有。 后蜀 欧阳炯 《江城子》词:“空有 姑苏臺 上月,如 西子 镜,照江城。” 茂陵(1).古县名。治在今 陕西省 兴平县 东北。 汉 初为 茂乡 ,属 槐里县 。 武帝 筑 茂陵 ,置为县,属 右扶风 。见《汉书·地理志上》。 (2).陵墓名。(1) 汉武帝 刘彻 的陵墓。在今 陕西省 兴平县 东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汉书·武帝纪》:“﹝ 后元 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于 五柞宫 ,入殯于 未央宫 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 茂陵 在 长安 西北八十里也。”(2) 明宪宗 朱见深 的陵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北 天寿山 。见《明史·宪宗纪》。 (3). 汉 司马相如 病免后家居 茂陵 ,后因用以指代 相如 。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 茂陵 体犹瘠, 淮阳 疾未祛。” 唐 李贺 《昌谷园新笋》诗之四:“古竹老梢惹碧云, 茂陵 归卧叹清贫。” 清 蒋纲 《舟次书感》诗:“不及 茂陵 归有壁,翻同 杜老 别无家。” 玩易(1).犹平易。 元 陈秀明 《东坡文谈录》:“ 东坡 尝云:‘ 欧阳 作此记’(《醉翁亭记》),其词玩易,盖戏云耳,不自以为奇特也。” (2).轻视。 清 侯方域 《代司徒公论流贼形势奏》:“冯河而前,无论轻身,非长子之义,亦使群贼望之测其虚实,玩易朝廷矣。” 清 黄钧宰 《金壶七墨·广勇》:“﹝夷﹞自破 虎门 以来,鴟张豕突,玩易 中国 ,未有如此受创者。” 三圣(1).三个圣人。指 尧 、 舜 、 禹 。 汉 董仲舒 《贤良策三》:“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 禹 继 舜 , 舜 继 尧 ,三圣相受而守一道。”《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 汤 法三圣。” 颜师古 注:“三圣,谓 尧 舜 禹 也。” (2).三个圣人。指 夏禹 、 周公 、 孔子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朱熹 集注:“三圣, 禹 、 周公 、 孔子 也。” (3).三个圣人。指 伏羲 、 文王 、 孔子 。《汉书·艺文志》:“人更三圣,世歷三古。”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 伏羲 、 文王 、 孔子 。” 清 王鸣盛 《蛾术编》卷三:“ 伏羲 画六十四卦, 文王 作卦辞,爻辞, 孔子 作十翼……歷数三圣。” (4).三个圣人。指 文王 、 武王 、 周公 。《汉书·诸侯王表序》:“三圣制法,立爵五等。” 颜师古 注:“三圣谓 文王 、 武王 及 周公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丹霞蔽日行》:“ 周室 何隆,一门三圣。” 黄节 注:“一门三圣,谓 文 、 武 、 周公 也。” 九畴(1).畴,类。指传说中天帝赐给 禹 治理天下的九类 * ,即《洛书》。《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彝伦攸敍。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极。” 孔 传:“天与 禹 , 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于九。 禹 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马融 注:“从‘五行’已下至‘六极’,《洛书》文也。” 唐 张说之 《开元正历颂》:“龟易八封,龙书九畴。” 唐 张钦敬 《洛出书》诗:“奇象八卦分,图书九畴出。” (2).泛指治理天下的 * 。《魏书·高闾传》:“帝道昌则九畴敍,君德衰而彝伦斁。” 隋 王通 《中说·周公》:“安得皇极之主,与之共敍九畴哉。” 唐 王昌龄 《箜篌引》:“僕本 东山 为国忧, 明光殿 前论九畴。” 向学立志求学;好学。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伏念臣素坚向学之心,幸遇好文之主。”《元史·康里脱脱传》:“ 脱脱 尝即 宣德 别墅延师以训子,乡人化之,皆向学。” 明 唐顺之 《信丰训导殷君墓志铭》:“翁始向学,即慨然发愤曰:‘吾先世功德,不可无继其业者。’” 郭沫若 《水平线下·百合与番茄上》:“既无知识,又不肯向学。” 专意于学问。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 石介 、 孙復 ﹞力相赞和,期兴庠序,然嚮学者少,无法利以劝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土舍科目》:“巡抚 杨一渶 为请於朝,乞如武举例,加陞一级,以为远人嚮学之劝。” 清 鲍廷博 《<履斋示儿编>跋》:“ 履斋 自序谓考评经传,渔猎训詁,以示子若孙,使知嚮学而已。” 弓裘谓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继》:“诗情爽激,多金玉音,盖其累代词伯,积袭弓裘,其於为文,不雕自饰,丰姿清逈,有道者风。”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团圆》:“奕叶生辉,念弓裘在吾当力继。”参见“ 弓冶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