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纲 |
释义 | 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原文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 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 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 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诗词问答问: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的作者是谁?答:李纲 李纲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长江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千里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南北(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雪浪(1).白色浪花。 唐 元稹 《遭风二十韵》:“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峯雪浪堆。”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云愁。” 邓中夏 《过洞庭》诗:“莽莽 洞庭湖 ,五日两飞渡。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 (2).指鲜白的茶水。 宋 黄庭坚 《西江月·茶》词:“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宋 黄庭坚 《阮郎归·茶》词:“消滞思,解尘烦,金甌雪浪翻。” (3).扬起的积雪。 碧野 《在风雪边境的路上》:“六匹马掀起一阵阵雪浪,急急地在山间前进。” (4).指雪浪石。 宋 苏轼 《雪浪石》诗:“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公不见雷斧痕。” 金 元好问 《云峡》诗:“ 中山 雪浪空影像, 长安 鸚鵡犹紈綺。” 云涛滚滚如波涛的云彩 无际无边 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险难艰险,困难 未来的路,是更险难而艰苦的 谋克金 代军政合一的基层政权单位。亦为官名。《金史·兵志》:“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金史·百官志三》:“诸谋克,从五品,掌抚辑军户、训练武艺。惟不管常平仓,餘同县令。” 索虏南北朝 时 南朝 对 北朝 的蔑称。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宋书》有《索虏传》。后亦用以称其他少数民族。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自五胡称制,四海殊宅。 江左 既承正朔,斥彼 魏胡 。故 氐 羌 有録,索虏成传。”《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论》:“ 宋 魏 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 胡三省 注:“索虏者,以北人辫髮,谓之索头也。” 宋 陆游 《闻虏乱有感》诗:“近闻索虏自相残,秋风抚剑泪汍澜。” 章炳麟 《箴新党论》:“索虏入 关 以后,党人已絶,而臭味所遗,百年未艾。”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 越 人于是得三大自由,以更生于 越 ,索虏则负无量罪恶,以底于亡。”参见“ 索头 ”。 岂能怎能;哪能 我岂能反对? 吞噬(1) 吞吃;吞咽。整个地吞下去 只有当一个物体在水中静止不动的时候,鲨鱼才会吞噬它 (2) 吞没 阿米巴用它的伪足吞噬红血球 百万(1) (2) 一百个万;一千个千,实数 (3) 虚指,言数量极多 伏尸百万。——《战国策·魏策》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三国志·诸葛亮传》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南牧(1).南下放牧。引申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侵。语本 汉 贾谊 《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侦谍不敢东窥,驼马不敢南牧。” 唐 白居易 《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诗:“胡马辞南牧, 周 师罢北征。”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序》:“失此二者之机会,故令贼志益侈,再举南牧,无所忌惮,遂有并吞华夏之心。” (2).到南方去任州官。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序》:“右卫 沉侯 以冠世伟才,眷予以国士,以 建武 二年予将南牧,见赠五言。”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三:“砚澌冻合愁南牧,缾酒香浓念北邮。” 倏忽(1) 很快地 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间 长驱指军队迅速地向远方挺进 长驱千里 强敌1.亦作"强敌"。 2.强有力的敌人。 3.指强有力的对手。谢公(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处画计议;谋划。《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琦 每欲与 亮 谋自安之术, 亮 輒拒塞,未与处画。” 宋 欧阳修 《镇安军节度使程公神道碑铭》:“公性方重,寡言笑。凡所处画,常先虑谨备。”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你部里亦要差的当人员,侦探边事虏情,从实奏报,以俟朝廷处画。” 从容(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颐指用下巴示意以指挥人 今陛下力制天下,颐指如意。——《汉书·贾谊传》 奇伟奇特雄伟 奇伟瑰怪。——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水上(1).水面上。《易·涣》:“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宏神道碑》:“月中生树,童子知言;水上浮瓜,青衿不戏。” 唐 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诗:“ 巴陵 一望 洞庭 秋,日见孤峯水上浮。” (2).犹水边。《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 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 信 、 张耳 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 洞庭 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3).旧时谓妓女开始接客。《史林残花》:“妓女始荐寝曰水上。” 戈甲(1).戈和铠甲。亦泛指武器装备。《尉缭子·兵令下》:“内卒出戍,令将吏授旗鼓戈甲。”《南史·刘之亨传》:“总督众军,杖节而西,楼船戈甲甚盛。” (2).指战争或军队。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本命醮词》:“况封畿戈甲之餘,壠亩榛芜之后,疲羸未復,疮痏未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阴风恶,戈甲遍荒郊,杀气黯青霄。” 清 顾炎武 《表哀诗》:“欲求 防 墓处,戈甲满江潯。” 结阵亦作“ 结陈 ”。列成队形;结成阵势。《尸子》卷下:“雁衔芦而捍纲,牛结陈以却虎。”《晋书·宣帝纪》:“ 亮 长史 杨仪 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於是 杨仪 结阵而去。” 唐 窦威 《出塞曲》:“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 明 宋濂 《东丘郡侯花公墓碑》:“ 花公 率麾下三千餘人,结阵迎战三日。” 蛇豕长蛇封豕。比喻贪残害人者。语出《左传·定公四年》“ 吴 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晋 杜预 注:“言 吴 贪害如蛇豕。”《晋书·乐志上》:“蛇豕放命,皇斯平之。” 唐 李咸用 《题陈正字林亭》诗:“家林蛇豕方羣起,宫沼龟龙未有期。” 清 鲁一同 《重有感》诗:“全开门户容蛇豕,漫握韜鈐布鸛鹅。” 鞭弭(1).马鞭和弓。《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杜预 注:“弭,弓末无缘者。” 唐 刘禹锡 《酬太原狄尚书见寄》:“ 幽 并 侠少趋鞭弭, 燕 赵 佳人奉管絃。” 明 张煌言 《答延平世子经书》:“昨知肇基东土,正拟躬执鞭弭,稍効驰驱。” (2).借指戎马生活。 清 顾炎武 《哭顾推官》诗:“崎嶇鞭弭间,周旋仅一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矶》:“适从 武昌 回署,整顿兵马,愿从鞭弭。” 旗麾亦作“旂麾”。将旗。 唐 刘长卿 《送齐郎中典括州》诗:“星象移何处,旗麾独向东。” 清 顾炎武 《河上作》诗:“狼弧动箭鏃,参伐扬旂麾。” 北军(1). 汉 代守卫京师的屯卫兵。 未央宫 在京城西南,其卫兵称南军; 长乐宫 在京城东面偏北,其卫兵称北军。 文帝 时合南北军,其后宫室日增,南军名没,而北军名存。 东汉 沿之,置北军中候,掌监五营,称为北军五校。《史记·吕太后本纪》:“七月中, 高后 病甚,迺令 赵王 禄 为上将军,军北军; 吕王 产 居南军。”《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帝疑其 光 ,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於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参阅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汉南北军义》。 (2).指 唐 代皇帝的北衙禁军。 唐 张说 《颍川郡太夫人陈氏神道碑》:“ 神龙 三年七月五日,北军作难, 西华 失守,骑入宫壼,兵缠御楼。公孤剑 * ,羣凶夺气,仓促之际,安危是属。”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自 叔文 归第, 伾 日诣中人并 杜佑 ,请起 叔文 为相,且总北军。”《资治通鉴·德宗贞元十九年》:“ 建中 初,敕京城诸使及府县繫囚,每季终委御史巡按,有寃滥者以闻;近岁,北军移牒而已。” 胡三省 注:“宦官势横,御史不敢復入北军按囚。” (3).指北洋军阀的军队。 鲁迅 《书信集·致蔡元培》:“近知 江 北一带,颇有散兵,半是北军旧属。”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一:“车是普通的三等客车,因为车上的电灯设备被北军破坏了还没有复元,车厢中只点着几盏马灯。” 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言出风靡,会行景从。——《三国志·贺邵传》 王师天子的军队;国家的军队。《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蛮夷猾夏……拒逆王师。” 唐 杜甫 《新安吏》诗:“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宣和遗事》前集:“王师问罪固能道,天子蒙尘争忍言?” 郁达夫 《闻杨云史先生之讣》诗:“最怜家祭传遗训,犹盼王师灭 贺兰 。” 烝民民众,百姓。《书·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宋 司马光 《谢胡文学九龄惠<水牛图>二卷》诗:“引耒刺中田,粒食烝民赖。” 章炳麟 《<总同盟罢工论>序》:“烝民失职,惟货殖者并兼之咎。” 周雅指《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因《诗经》均为 周 诗,故称。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序》:“ 开元 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实由主上恶华好朴,去伪从真,使海内词场,翕然尊古;《南风》、《周雅》,称阐今日。” 元 王恽 《飞豹行》:“元戎兹猎似开先,我作《车攻》补《周雅》。” 何曾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专美独享美名。《书·说命下》:“尔尚明保予,罔俾 阿衡 ,专美有 商 。” 宋 叶适 《送郑虞任赴京西检法官》诗:“前年 浙 东幕,借助获专美。” 清 缪艮 《沉秀英传》:“君钟情人也,曷不为传,刊附集中,使千百年后,知有其人。 钱塘苏小 ,不得专美於前也。” 邹韬奋 《抗战以来·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奋发蹈厉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线,不让男同胞专美。” * 《致郑洞国信》:“望与我前线 肖劲光 、 肖华 两将军进行接洽,不使 吴化文 、 曾泽生 两将军专美于前。” 诗文赏析此为咏史之作 。词中以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借古喻今,颂扬历史英杰的丰功伟绩,期望自己能为南宋抗金大业建立功勋 。词中叙事不少,也有议论,但不乏形象之生动。长江之险壮,鏖战之激烈,都写得有声有色。 上片写淝水之战的地理环境和东晋方面的运筹准备情况。开篇极写长江“ 天险难逾 ”,加之“ 人谋克壮 ”(指人的谋略宏伟远大 ),使北方强敌无奈我何。接着便用淝水之战的史实为证。《晋书·谢安传》记载 ,苻坚军队南下时,谢安领导抗击,非常镇定,处理规画很得当。前方谢玄等击败苻坚军队后 ,“有驿书至 。安方对客围棋 ,看书既竟 ,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谢安面对投鞭可以断流的百万雄师 ,而能沉着镇定 ,运整个战局于股掌之间,从而取得“破强敌”的伟大胜利。 词之下片着重写淝水战役中的“奇伟”场面。《晋书·谢玄传》记载:谢玄与谢琰、谢伊等率精兵八千涉淝水,与秦军决战淝水南,杀秦军大将苻融(苻坚弟 ),苻坚也中流矢,秦军溃败,死者不可胜数。余众弃甲宵遁 ,听到风声鹤唳,认为是晋的追兵来到,惊惶万状。下片内容,大致就是根据这段历史记载写成的。“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谢玄以八千兵勇渡淝水,冲杀数十倍于己的大敌,此“ 奇伟”之一也;“鞭弭周旋”三句,指晋军与强敌周旋,“旌旗麾动”,便使北军望风披靡 ,指挥何等英明,将士多么善战,大有“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之势,此“奇伟”之二也;“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生动描绘了敌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丧胆情景,反衬了晋军出奇制胜 ,取得历史罕见的以少胜多的辉煌战果 ,此“奇伟”之三也。最后三句赞美淝水战役的胜利,使晋朝延长国祚,广大民众得到庇护,这一辉煌的功业,即使《诗经·小雅》所歌颂的周宣王中兴之功,也不能专美于前。 此词结构谨严,语言刚劲,风格沉雄,是咏史词中的佳作。作者对于战争的描写,层层推进,有务不紊,既明写东晋方面的地利、人和,又暗写前秦由长驱直入到仓皇溃败的全过程,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除此词外,作者另有六首出色的咏史词。这些词,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沉雄遒劲的风格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而为世人称道,在李纲仅存的五十余首词中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