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梅花 其一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王冕 |
释义 | 梅花 其一原文肯同凡卉争妍?自与高人索笑。他年鼎鼐调和,不改山林节操。 诗词问答问:梅花 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王冕 王冕梅花 其一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凡卉普通花草。亦用以喻平庸的人。 唐 柳宗元 《戏题阶前芍药》诗:“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元 赵孟頫 《江城子·赋水仙》词:“遮莫人间,凡卉避清妍。”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恐凡卉不足以奉君兮,愿永言乎蘅杜。” 争妍竞相逞美。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妬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宋 苏轼 《涵虚亭》诗:“水轩花榭两争妍,秋月春风各自偏。”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羣,天地异色。” 高人(1) (2) 高士 高人何点,蹑屩(草鞋)于 钟阿;征士 刘虯,献书于卫兵。—— 南朝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3) 学术、技能高超的人 索笑犹逗乐;取笑。 宋 陆游 《梅花》诗:“不愁索笑无多子,惟恨相思太瘦生。” 清 赵翼 《题洪建侯梅花小照》诗:“如何孤山翁,衰丑强索笑。” 清 薛雪 《一瓢诗话》:“然其( 刘随州 )豪赡老成,则皆过之,得意处竟可与 少陵 索笑。” 姚锡钧 《似了公》诗:“顾我嬉春曾独住,输君索笑自无端。” 他年(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鼎鼐调和相传 商 武丁 问 傅说 治国之方, 傅 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 武丁 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二折:“鼎鼐调和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亦省作“ 鼎鼐和 ”。 唐 权德舆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 山林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节操指人的气节、操行。多用褒义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