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寄象山延寿无象和尚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云岫 |
释义 | 寄象山延寿无象和尚原文瑞云山裹善知识,道在东南海上行。擂鼓转航容易事,秋风八月大潮生。 诗词问答问:寄象山延寿无象和尚的作者是谁?答:释云岫 释云岫寄象山延寿无象和尚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云山(1).云和山。 南朝 梁 吴均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云起 太华山 ,云山共明灭。” 宋 苏舜钦 《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 (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 胡之骥 注:“ 阮嗣宗 《劝晋王牋》曰:‘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许由 。’” 唐 元稹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元 刘因 《赠狂道士》诗:“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 善知识佛教语。梵语意译。闻名为“知”,见形为“识”:即善友、好伴侣之意。后亦以泛指高僧。《华严经·十迴向品八》:“常乐大愿,修习菩提,依善知识,离諂曲心。” 南朝 陈 徐陵 《答诸求官人书》:“僕七十之岁,朝思夕计,竝愿与诸贤为真善知识。”《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诸善知识,汝等各各浄心听吾説法。”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三折:“常言道,今世饶人不算痴,喒两箇元是善知识。”《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我这里有个 海月禪林 ,那和尚是个善知识。” 东南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海上(1).海边;海岛。《吕氏春秋·恃君》:“ 柱厉叔 事 莒敖公 ,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 荀爽 ﹞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 汉 滨。”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 (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 海 上,流戍 陇 阴。” 李善 注引《汉书》:“ 匈奴 乃徙 苏武 北海 上无人处。” (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 南朝 梁 沉约 《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 (4).指 上海 。犹言 沪 上。《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壬寅春,旅 沪 志士 馀杭 章炳麟 ……因联络 海 上有志之士,发起中国教育会为策动机关。”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吾闻 海 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賡续此报,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鼓转更鼓转换。表示时间推移。 宋 陆游 《谢王彦光提刑见访并送茶》诗:“颿回鼓转东城暮,酒冽橙香一笑新。” 容易(1) 可能性大 容易上当 (2) 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 不是这么容易能下来的 (3) 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现在糊墙纸很容易撕下来 秋风秋天的风 大潮潮汐升降幅度逐日不同,朔、望日,由于日、月的引潮力作用最大,海水面升降也最大,称为大潮。但各地尚有其它复杂因素的影响,大潮不一定见于朔、望日,可能延迟两三天。常用作比喻,谓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或大的趋势。 朱自清 《论严肃》:“五卅事件掀起了反帝国主义的大潮,时代又沉重起来了。”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