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张府君挽诗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史尧弼 |
释义 | 张府君挽诗原文见说亲颜昼日嬉,夜窗膏火对书诗。功名底事身终误,孝友平生政已施。 诗词问答问:张府君挽诗的作者是谁?答:史尧弼 史尧弼张府君挽诗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见说(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昼日白天 昼日则见鬼。——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膏火(1).照明用的油火。 南朝 梁 何逊 《为衡山侯与妇书》:“心如膏火,独夜自煎。” 宋 苏轼 《上元夜》诗:“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復举膏火,松间见层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重贬》:“相逢顷刻时,离情又催,心如膏火有谁知。”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油》:“坐不惜膏火,愁随更漏长。” (2).特指夜间读书用的灯火。因亦借指勤学苦读。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不是无膏火,劝郎勤六经。” 宋 苏轼 《送蜀僧去尘》诗:“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三年膏火,冀博一第,不图竟落孙山。” (3).指供学习用的津贴。《明史·杨爵传》:“兄为吏,忤知县繫狱。 爵 投牒直之,并繫。会代者至, 爵 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红楼梦》第九回:“凡族中为官者,皆有帮助银两,以为学中膏火之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他在局里,却还是当一个学生的名目,一个月才四吊钱的膏火,你叫他怎么够用啊!” 梁启超 《辛亥革命的意义》:“前 清 末年办学堂,学费膳费书籍费,学堂一揽干包,还倒贴学生膏火。” 功名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底事(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孝友(1).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诗·小雅·六月》:“侯谁在矣, 张仲 孝友。” 毛 传:“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后汉书·韩棱传》:“ 棱 四岁而孤,养母弟以孝友称。及壮,推先父餘财数百万与从昆弟,乡里益高之。” 唐 韩愈 《楚国夫人墓志铭》:“夫人在家,以聪明孝友为父母所偏爱。” 宋 王安石 《送郊社朱兄除郎东归》诗:“宦游虽晚何妨久,饿显从来不必高,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遗儿曹。”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李生孝友》:“余因叹其处人伦之变,而孝友不失其常,可谓贤矣。” (2).指对兄弟友爱。《书·君陈》:“惟孝友於兄弟,克施有政。”《国语·晋语四》:“ 文王 在母不忧,在傅弗勤,处师弗烦,事王不怒,孝友二 虢 ,而惠慈二 蔡 ,刑于 大姒 ,比於诸弟。” 韦昭 注:“善兄弟为友。二 虢 , 文王 弟 虢仲 、 虢叔 。”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城 孝友,不忍与其弟异处,皆不娶,给侍终身。”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昔 王祥 、 王览 当 东汉 之末,兄弟隐居者三十餘年,以孝友著名于世。” 清 刘大櫆 《张豹林墓志铭》:“先君性孝友,以授徒为生,而所得馆俸,輒分以与诸兄弟无难色。”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