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池上早秋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白居易 |
释义 | 池上早秋原文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诗词问答问:池上早秋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白居易池上早秋书法欣赏
全唐诗 参考注释参差(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残照落日的光辉;夕照 东篱(1).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指种菊之处;菊圃。 唐 杨炯 《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冯惟敏 《南吕一枝花·送贾封君约庵来游上谷南还》套曲:“恰东篱劝插黄花,又南浦催斟緑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僕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 (2).园圃名。 宋 陆游 《东篱记》:“ 放翁 告归之三年,闢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名之曰‘东篱’。” 宋 陆游 《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言归 镜湖 上,日日醉 东篱 。”自注:“ 东篱 ,予小圃名。” 风干借风力吹干。 宋 叶适 《无相寺道中》诗:“竹鸡露啄堪幽伴,芦菔风乾待岁除。”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时品》:“獾貍麅鹿,野豕黄羊,风乾冰冻。”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他毫不局促地用不花钱的面汤,把风干的馍送进肚里去了。” 風幹(fēng gàn):指人的风骨和才干。《新唐书·卓行传·司空图》:“父 舆 ,有风幹。” 柳意(1).柳丝飘拂的情韵。 唐 韦应物 《晓坐西斋》诗:“柳意不胜春,巖光已知曙。” 唐 李商隐 《向晚》诗:“花情羞脉脉,柳意悵微微。” (2).喻指春意。 何必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愁悲悲愁。《汉书·谷永传》:“百姓困贫无以共求,愁悲怨恨。”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