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又追和坡韵一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克庄 |
释义 | 又追和坡韵一首原文亭傍乔木拂云天,亭下高桅泊晚湾。白是张骞曾泛水,青疑徐福所求山。 羊城隔雾愁回首,鲸浸收风喜见颜。 却笑金乌并玉兔,辛勤出没雪涛间。 诗词问答问:又追和坡韵一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刘克庄又追和坡韵一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乔木高大的树木 并汾乔木。——宋· 沈括《梦溪笔谈》 废池乔木。——宋· 姜夔《扬州慢》词 云天天空高处;云层上面 直上云天 张骞张骞(?-前114) : 西汉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封博望侯。奉汉武帝命,先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击匈奴。从公元前138年出发到前126年归国,历经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一年。前119年又奉命出使乌孙,并派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地的交往。泛水(1).古水名。故道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南。久湮。 (2).古水名。故道在今 山东省 曹县 北,从古 济水 分出,东北流至 定陶县 北。注入古 菏泽 。久湮。《史记·高祖本纪》:“甲午,乃即皇帝位 氾水 之阳。”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高祖 即位坛在 曹州 济阴县 界。 张晏 曰:‘ 氾水 在 济阴 界,取其氾爱弘大而润下。’” 亦作“泛水”。1.积水。《孙膑兵法·雄牝城》:“军食泛水者,死水也,可击也。” (2).坐船在水上游玩。《南史·梁衡山县侯恭传》:“岂如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也。” (3).瓷器名。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瑠黄椀》:“ 元载 饮食,冷物用磂黄椀,热物用泛水甆器,器有三千事。” 徐福即 徐市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又使 徐福 入海求神异物。” 清 梁玉绳 《史记志疑》卷三四:“ 徐市 又作 福 者,市与芾同,即黻字,语转又为福,非 徐 有两名。”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四:“ 徐福 既入海,一去不復还。” 羊城(1). 广州 的别名。 唐 高适 《送柴司户刘判官之岭外》诗:“海对 羊城 阔,山连 象郡 高。” 陈毅 《广东》诗:“高阁 羊城 接大荒,骋怀极望鬱苍苍。”参见“ 五羊城 ”。 (2). 契丹 设置的进行贸易的处所。《辽史·太祖纪上》:“置羊城于 炭山 之北以通市易。” 回首(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收风指犯人放风后返回牢房。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二一章:“他凝望着一间间牢房依次放风,依次收风。” 见颜犹见面。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久闻道德,切思见颜。” 金乌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用为太阳的代称。 汉 刘桢 《清虑赋》:“玉树翠叶,上栖金乌。” 唐 李涉 《寄河阳从事杨潜》诗:“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点 蓬莱 光。” 元 武汉臣 《冯玉兰》第二折:“看东溟渐升玉兔,早西山坠尽金乌。”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绝句》之二:“烛影摇红人未散,金乌腾彩已三竿。” 玉兔(1) (2) 月宫里的兔 (3) 又指月亮 玉兔东升 辛勤勤劳而肯于吃苦 出没显现或隐没 大鲸悠然出没于浪涛中 船头在浪中缓缓出没 雪涛(1).波涛。 唐 胡曾 《五湖》诗:“东上高山望五湖,雪涛烟浪起天隅。” 宋 杨万里 《过封建寺下连鱼滩》诗之一:“江收众水赴单槽,石壁当流鬭雪涛。” 元 张雨 《次韵段推官观潮》:“雪涛卷入白螺杯, 云梦 吞将 灧预堆 。” (2).指连绵起伏的深厚积雪。 陈毅 《水晶坡又阻雪》诗:“雪涛冰柱鸟难过, 水晶坡 上蚁旋磨。” (3).指汤色鲜白的茶水。 宋 陆游 《梦游山寺焚香煮茗甚适既觉怅然以诗记之》:“毫盏雪涛驱滞思,篆盘云缕洗尘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