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龙井八咏·其六·龙泓涧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龙井八咏·其六·龙泓涧原文刻峭崇冈涧有泉,几番坐石得吟篇。 外人不识临眼底,却道湍流落半天。 诗词问答问:龙井八咏·其六·龙泓涧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 参考注释刻峭(1).亦作“ 刻陗 ”。高峻;挺拔。《文选·张衡<西京赋>》:“上辬华以交纷,下刻陗其若削。” 薛综 注:“刻陗,升高也。” 唐 解彦融 《雁塔》诗:“峥嶸彻倒景,刻峭俯无地。勇进攀有缘,即嶮恐迷坠。” 宋 苏洵 《木假山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 (2).苛刻;严酷。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先生独不闻 秦 之时耶?……宰相刻峭,大理峻法。” (3).文笔峻拔。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十:“ 唐 人能造奇语者,无若 刘梦得 作《连州厅壁记》云:‘环峰密林,激清储阴;海风殴温,交战不胜,触石转柯,化为凉颸……’盖前人未道者。不独此尔,其他刻峭清丽者,不可概举。” 外人(1) 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 冒着把继承权给予外人的危险 (2) 指外国人 (3) 指某个范围或组织以外的人 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与外人间隔。 不足为外人道。 不识(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眼底(1) 用某种器械通过瞳孔所能观察到的眼内构造。如: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 * 等 (2) 眼前;眼里 登楼一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流落穷困失意,在外漂泊 流落他乡 半天(1) 白天的一半 (2) 好长一会儿 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3) 空气中不直接毗连地面或它下面的其他固体或液体的任一地点或区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