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陕甘总督福康安奏报甘省得雨诗以志慰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甘省由来旱岁多,幸哉大雨霈滂沱。 不惟候晚登麰麦,更可时乘种黍禾。 出口报迟定奚碍,先秋沾再愿无讹。 荐饥豫省较兹甚,南望仍增叹奈何。 诗词问答问:《陕甘总督福康安奏报甘省得雨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六 2. 据福康安奏省城于四月十八九两日大雨滂沱入土深透并据兰州巩昌平凉宁夏西宁?府属具报四月十六七八九?日得雨三四五六寸及深透不?节届小濡得此透雨不惟麦秋丰稔并于大田甚有禆益 参考注释由来(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大雨(1).降雨量较大的雨。亦指下大雨。《春秋·隐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 (2).现我国气象观测规定,一小时内的雨量在8.0毫米以上的雨,或二十四小时内的雨量为25.0--49.9毫米的雨为大雨。 滂沱(1) (2) 形容雨下得很大 (3) 比喻眼泪流得很多,哭得厉害 涕泪滂沱 (4) 形容水流盛大的样子 不惟(1).不仅;不但。《书·酒诰》:“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 宋 范成大 《照田蚕行》:“不惟桑贱穀芄芄,仍更苧麻无节菜无虫。” 冯德英 《苦菜花》第十二章:“过了一天又一天,到现在不惟没等到,村里关于他们的风言风语倒渐渐听不到了。” (2).岂非。《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故三 郤 为戮於 晋 , 王叔 负罪於 周 ,不惟矜善自伐好争之咎乎!” (3).不思虑。《书·酒诰》:“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 孔 传:“不念自息。”《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视明听聪,靡事不惟。” 李善 注引《字林》:“惟,思也。” 晚登指迟开花。 三国 魏 锺会 《菊花赋》:“早植晚登,君子德也。” 唐 杨炯 《庭菊赋》:“当此时也,弱其志,强其骨,独岁寒而晚登,雨还风去,天长地久,纯黄象於后土。” 麰麦大麦。《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时,皆孰矣。” 赵岐 注:“麰麦,大麦也。”亦泛指麦。《梁书·元帝纪》:“麰麦两穗,出於 南平 之邦。” 宋 曾巩 《喜晴》诗:“眼明意豁万事快,预喜来年麰麦丰。”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三:“岁漕五等,曰正兑,米入京仓……曰麰麦,入京仓,供内府之用。” 时乘(1).《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王弼 注:“处则乘潜龙,出则乘飞龙……乘变化而御大器。”后因以“时乘”指帝王即位。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之二:“於皇克圣,时乘御辩。” 宋 苏辙 《汝州谢上表》:“顷值时乘之始,偶同汇进之餘。” (2).指龙。 宋 范仲淹 《老子犹龙赋》:“谓此真宗之德,若彼时乘之性。” 黍禾(1).指黍的茎秆。 汉 班固 《 * 通·八风》:“凉风至,黍禾乾。” (2).黍和禾。泛指粮食作物。 唐 裴鼎 《陂防判对》:“天生五材,水善利物,且溉且粪,长我黍禾;为隄为防,制为畜泄。” 出口(1) 围起或封闭的地方或空间通向外面的通道、门或口儿 (2) 某些东西通过它可出去的地方或开口 (3) 一条水流流入另一条(通常为更大的)水流的地点 一条源头和出口都不为人们知悉的河流 (4) 地下竖井或通道的地面的口 (5) 逃逸或通过的道路 气体通过岩石裂缝找到出口 荐饥连年灾荒;连续灾荒。《左传·僖公十三年》:“ 晋 荐饥。” 孔颖达 疏引 李巡 曰:“连岁不熟曰荐。” 宋 苏轼 《喜雨亭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见“ 荐饥 ”。 亦作“ 荐飢 ”。连年灾荒;连续灾荒。荐,通“ 洊 ”。《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或恐极阳生阴,秋多雨水,年復不登,人将无颜。如又荐飢,为虑更甚。”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担粥》:“ 道光 癸巳, 林文忠公 抚 吴 ,冬荐饥。” 奈何(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