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云衲野人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朱元璋 |
释义 | 云衲野人原文山人修道几经年,闻说飡松足意便。 诗词问答问:云衲野人的作者是谁?答:朱元璋 参考注释山人(1) 指隐士 山人墨客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唐· 王勃《赠李十四》 (2) 旧称以卜卦、算命为职业的人;方士 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元· 罗国宾《罗李郎》 修道(1).犹行道,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孙子·形》:“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南史·袁粲传》:“混其声迹,晦其心用……修道遂志,终无得而称焉。” (2).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 汉 王充 《论衡·道虚》:“夫修道求仙,与忧职勤事不同。” (3).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幸熟思之!”《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 皇甫 真人已知斩妖剑不灵,自去入山修道去了。” (4).遵循某种原则、规律。《管子·正世》:“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诛杀不以理,重赋敛,竭民财……财竭则不能无侵夺。” 几经经过许多次 几经磨难 闻说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足意满意。《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 沉鍊 道:‘只像宅上这一所,十分足意了。’” 俞平伯 《重过西园码头》:“寿考还不足意,更想重新做起小孩子。”《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 月儿 觉得,这样的丈夫,这样的日子,她足意了。” 断云片云。 南朝 梁简文帝 《薄晚逐凉北楼迥望》诗:“断云留去日,长山减半天。” 宋 赵师秀 《会景轩》诗:“断云分树泊,饥鹤下田行。” 明 边贡 《出郭将访希准郡伯薄暮而返却寄》诗:“断云低白雁,斜日近青山。” 王横 《春感用黄仲则韵》之二:“彩凤倦飞求木集,断云恋岫绕山行。” 流水(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新田开垦两年的田地。 岩崖山崖 寂静没有声音;安静 屋子阴暗而寂静 烟雾烟、雾、云、气的泛称 山谷里烟雾缭绕 残生竟抱烟霞癖。——倪瓒《次韵郯九成见寄》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料应估计;想来应是。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料应他衣絶禄尽,时乖运拙,月值年灾。” 明 高启 《客中忆二女》诗:“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花王阁剩稿》中,有哭 天士 诗四首,曰:……料应尘海无堪语,且试驂鸞向紫清。” 霞举(1).高耸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双闕昂藏,石壁霞举。” 元 冯奖翁 《金马门赋》:“济济令仪,灿曙色之霞举。” (2).风度轩昂貌。 晋 支遁 《释迦文佛像赞》:“人钦其哲,孰识其冥,望之霞举,即亦云津。”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李白 名播海内, 玄宗 於便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 明 屠隆 《綵毫记·泛舟采石》:“老爷身著官锦袍,头戴华阳巾,仙风道气,轩轩霞举。” (3).喻高远。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四·梵僧那提》:“词出珠联,理畅霞举。” (4).飘行;飞升。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既醺酣,即以手握衫袖霞举掉臂而行。” 明 陈继儒 《香案牍·白石生》:“ 生 煮白石为粮,问之何不霞举。”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其(狐)饮食男女,生老病死,亦与人同。若夫飞升霞举,又自一事。” 成仙成为神仙。 南朝 陈 伏知道 《为王宽与妇义安主书》:“人慙 萧史 ,相偶成仙。” 唐 王绩 《游仙》诗之一:“ 蔡经 新学道, 王烈 旧成仙。” 许地山 《女儿心》三:“她还想着,他们把她带到那里也许是为教她们也成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