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涵漪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涵漪斋原文肩舆山后至山前,憩坐书斋碧沼边。 何以弗冰讵殊地,于斯恒水为邻泉。 恰宜嫩日为轻照,纵不微风亦细涟。 便拟开舟寻别胜,素墙补空已成篇。 诗词问答问:涵漪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七 2. 去声 参考注释肩舆代步工具,由人抬着走 导使睿乘肩舆,具威仪。——《资治通鉴》。胡注:“肩舆,平肩舆也,人以肩举之而行。 书斋书房 编辑的书斋 何以(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于斯同“ 於此 ”。《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於斯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汉 之得材,於斯为贵。”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嫩日(1).不强烈的阳光。 宋 陆游 《出游》诗:“未须着句悲摇落,嫩日和风不似秋。” (2).指初出的太阳。《剪灯馀话·秋千会记》:“嫩日舒晴,韶光艳,碧天新霽。” 微风(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 (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补空(1).填补空白之处。 宋 欧阳修 《夏日学书说》:“ 嘉祐 七年正月九日补空。” (2).填补空缺。闽剧《炼印》第二场:“这按院的任空着,我跟你一起去补空,为 文溪明 、 杨振达 辨冤,也替众百姓做点事情。” 成篇(1).写成整篇的诗文。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 勃 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 勃 为腹稿。”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予襁褓识字,总角成篇。” (2).全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扬雄 之誄 元后 ,文实烦秽, 沙麓 撮其要,而 挚 疑成篇。”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