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中隐庵和赵孺韵
朝代 宋代
作者 李廌
释义

中隐庵和赵孺韵原文

退之以文鸣,师友得侯喜。
声名力与俱,虽尊未勇耳。
黄池距青山,孰辨都与鄙。
庵成谁振之,句出闹如市。
千仞宁我高,充实信吾美。
坐令庵内人,前车云可轨。
礼乐有先后,后进则君子。
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复史。
伐柯固执柯,畴克求诸迩。
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
近交韩与侯,步骤亦常耻。
一医消息尽,布毛自何起。
要须六月息,不息不为已。
敢问二诗人,如何得意旨。

诗词问答

问:中隐庵和赵孺韵的作者是谁?答:李廌
问:中隐庵和赵孺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廌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师友

老师和朋友,泛指可以求教或互相切磋的人

贫乏无以远寻师友

声名

名声;名誉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黄池

(1).积水的池塘。 汉 枚乘 《七发》之四:“輦道邪交,黄池紆曲。”

(2).地名。 春秋 时地名。在今 河南 封丘 西南。当 济水 和 黄沟 交会处。 春秋 初为 卫 地,后属 宋 。《左传·哀公十三年》:“夏,公会 单平公 、 晋定公 、 吴 夫差 于 黄池 。” 清 王士禛 《姑苏怀古》诗之一:“争长 黄池 未济师,餘皇舟已徙 熊夷 。”

(3).地名。镇名。在今 安徽 当涂 东南。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借问几时还,春风入 黄池 。” 王琦 注:“ 胡三省 《通鑑註》: 宣州 当涂县 有 黄池镇 。《一统志》: 黄池河 ,在 太平府 城南六十里,东接 固城河 ,西接 芜湖县河 ,入 大江 ,南至 黄池镇 ,北至 宣城县 界。《江南通志》: 黄池河 ,在 池州 当涂县 南七十里, 寧国府 城北一百二十里。一名 玉溪 ,郡东南之水,皆聚此出 大江 。河心分界,南属 宣城 ,北属 当涂 。”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千仞

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庄子·秋水》:“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清 方文 《陈卧子子龙》诗:“惠心烛千仞,雄风扇八区。”

实信

(1).确实的消息。《水浒传》第四一回:“俺听知哥哥在 江州 为事吃官司,我们弟兄商议定了,正要来劫牢,只是不得个实信。”《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爷不须烦恼,交(教)人出去庄前见个实信。” 赵树理 《邪不压正》四:“我说到这年边了,不得个实信,过着年也心不安,不如来打听打听!”

(2).确实相信。 姚雪垠 《长夜》二七:“那些半懂事不懂事的孩子们实信了他的允诺,快活得乱蹦乱跳。”

(3).真实可靠。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五章:“採访极广,务求实信。”

坐令

犹言致使;空使。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刘基 《结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坐令洋货日报关,万巧千奇无不备。”

内人

(1).指本家族的人。《荀子·法行》:“ 曾子 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

(2).古代泛指妻妾。《礼记·檀弓下》:“今及其死也,朋友诸臣未有出涕者,而内人皆行哭失声。” 郑玄 注:“内人,妻妾。”《孔丛子·记义》:“今死而内人从死者二人焉,若此於长者薄,於妇人厚也。” 清 孙枝蔚 《燕子楼》诗:“不见 鲁文伯 ,内人行哭时。”

(3).用以称自己的妻子。 清 赵翼 《观家人腌菜戏成四十韵》:“茹蔬贫宦惯,蓄旨内人工。”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七章:“这是内人。她身体不太好。”

(4).宫中女官。亦指宫女。《周礼·天官·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 郑玄 注:“内人,女御也。”《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 康 以太后久临朝政,心怀畏惧,託病不朝。太后使内人问之。” 清 吴伟业 《永和宫词》:“勑使惟追 阳羡 茶,内人数减 昭阳 膳。”

(5).宫中的女伎。《隋书·房陵王勇传》:“太子左庶子 唐令则 ……諂曲取容,音技自进,躬执乐器,亲教内人,赞成骄侈,导引非法。” 唐 张祜 《青莺啭》诗:“内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软舞来。” 唐 崔令钦 《教坊记》:“伎女入 宜春院 ,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前头也。”

(6).指官僚贵族家的女伎。《南史·袁昂传》:“ 勉 ( 徐勉 )求 昂 出内人传盃, 昂 良久不出, 勉 苦求之, 昂 不获已,命出五六人。” 清 钱谦益 《丙戌南还赠别故侯家妓人冬哥》诗之一:“綉岭灰飞 金谷 残,内人红袖泪阑干。”

前车

见“ 前车之鉴 ”。

礼乐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 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先后

(1) 先和后;早和晚

人来的不少,但总要分个先后

(2) 前后相继;陆续地;接连地

她先后去了美国、英国和德国求学

后进

(1) 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人或集体

见后进就帮

(2) 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

喜诱益后进。——《后汉书·孔融传》

(3) 后辈

新旧一体,侨学兼顾,尊重前辈,培养后进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执方

(1).按照常规办事。 隋 王通 《中说·周公》:“子曰:‘通变之谓道,执方之谓器。’”《金史·董师中传》:“凡正人多执方而不通,独 师中 正而通。”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师父不可执方,还是诊脉为稳。”

(2). 隋 时纠察朝仪者持方木,谓“执方”。《隋书·百官志上》:“元会,廷尉三官,与 建康 三官,皆法冠玄衣朝服,以监 东 、 西 、 中华门 。手执方木,长三尺,方一寸,谓之执方。”

伐柯

(1) 比喻遵循一定的原则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诗·豳风·伐柯》

(2) 指做媒

执柯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后以“执柯”指作媒。 明 沉受先 《三元记·托媒》:“你聘财若出银百两,管教今夜便成双,与你执柯,期取弄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生出,浼女舅执柯。媪议择吉赘生。”

步骤

(1) 事情进行的程序

采取强有力的步骤镇压叛乱

(2) 指缓急

(3) 快慢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布毛

布上的绒毛。佛教禅宗语。喻佛法无所不在,不可粘着。《景德传灯录·前杭州径山道钦禅师法嗣》:“﹝ 鸟窠道林禪师 ﹞有侍者 会通 ,忽一日欲辞去,师问曰:‘汝今何往?’对曰:‘ 会通 为法出家,以和尚不垂慈诲,今往诸方学佛法去。’师曰:‘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曰:‘如何是和尚佛法?’师於身上拈起布毛吹之。 会通 遂领悟玄旨。”后亦用为开悟的典实。 宋 王安石 《示报宁长老》诗:“新营枣棫我檀越,曾悟布毛谁比丘?”

何起

谓起于何因。 汉 王充 《论衡·谢短》:“ 秦 何起而燔‘五经’?何感而坑儒生?”

要须

(1).必须;需要。《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天下未寧,要须良臣以镇边境。”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满二石米以外,任意斟裁。然要须米微多,米少酒则不佳。” 宋 李纲 《又与张相公书》:“昨日得报,止遣水军屯 蘄阳 ,要须 九江 有兵与之相照应,乃为得策。”

(2).必定;总会。 唐 雍陶 《感兴》诗:“贫女貌非丑,要须缘嫁迟。” 宋 苏辙 《病后》诗:“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 清 顾炎武 《祖豫州闻鸡》诗:“岂足占时运,要须振羽翰。”

月息

月利。按月计算的利息

不息

(1).不停止。《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经法·国次》:“天地无私,四时不息。”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行之以不息,要之以至死。” 郭小川 《祝诗》:“用不息的斗争排除了种种干扰。”

(2).不用呼吸。《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大戴礼记·易本命》:“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

(3).不灭。《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荀子·不苟》:“ 盗跖 吟口,名声若日月,与 舜 、 禹 俱传而不息。”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诗人

作诗的名人

生来就是一个诗人,不是造就出来的

何得

怎能;怎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在上何得不骄?持满何得不溢?” 唐 杜甫 《最能行》:“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 屈原 宅?”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周汉》:“四人东南西北,原非同气弟昆,何得悬合若此?”

意旨

意图;旨意。多指尊者的意向

秉承意旨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