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求因果·其一·真悟八首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敦煌曲子 |
释义 | 求因果·其一·真悟八首原文千经万教分明说,善恶同增减。 救度阎浮大地人。 几个是心真。 悟人见说生回向,志意求无上。 莫似从前蹭蹬行。 有眼恰如盲。 诗词问答问:求因果·其一·真悟八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注释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参考注释明说(1) 直截了当地说出 不能明说,故以此信表达 (2) 表示将某事公开,让别人知道 我明说了吧,小许今天得跟我下乡去 善恶好坏;褒贬。《楚辞·离骚》:“世幽昧以眩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善恶书於史册,毁誉流於千载。”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后之作者,在据事跡实録,则善恶自见。” 朱熹 注:“褒贬。”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之三:“善恶可劝戒,是非后世当考者,书之,其细故常行,更不备书。”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戒。” 增减增添与减去 引入竞争机制以后,人员常有增减 救度佛教、道教用语。谓救助众生出尘俗,使脱离苦难。《坛经·付嘱品》:“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吴教授 下拜道:‘ 吴洪 肉眼不识神仙,情愿相随出家,望真仙救度弟子则个。’” 阎浮(1).亦作“ 阎扶 ”。梵语的音译,大树名。《长阿含经》:“ 阎浮提 ,有大树王,名曰阎浮,围七由旬,高百由旬。”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 释氏 书言, 须弥山 南面有阎扶树。” (2). 阎浮提 的省称。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圣跡彪炳,日焕於阎浮;神光陆离,星繁於净刹。” 明 张居正 《敕建慈寿寺碑文》:“要使苦海诸有,悉度无漏之舟,阎浮众生,咸证菩提之果。” 清 华伟生 《开国奇冤·梦警》:“人声寂,犬吠尨, 阎浮 鼾睡梦初长。” 大地(1) (2) 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个是这是。 唐 寒山 《诗》之一八八:“饱食腹膨脝,箇是痴顽物。” 宋 杨万里 《过虎头矶》诗:“ 真阳峡 里君须记,箇是 瞿塘 灧澦堆 。” 清 曹寅 《柳村画荷花长幅戏题》诗之三:“箇是 吴 儂説 吴 好, 莫愁湖 畔 石头城 。” 见说(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回向佛教语。谓回转自己的功德,趋向众生和佛果。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俱识还源,竝知回向。”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能吃酒,会噇斋,吃得醺醺醉,便去搂新戒。讲经和回向,全然尷尬。”《西游记》第一百回:“待交了经,就来与你回向也。” (1).回首面向。《书·召诰》“面稽天若” 孔颖达 疏引 汉 郑玄 曰:“面,犹迴向也。” (2).佛教语。谓回转自己的功德,趋向众生和佛果。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七:“归心游太极,迴向入无名。” 倪璠 注:“《维摩詰经》:‘志当安住,方便迴向。’…… 僧肇 曰:‘迴彼杂行,向于一乘,此迴向心也。’” 隋 王胄 《卧疾闽越述净名意诗》:“復藉大因缘,勉以深迴向。”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只有其中一篇《归天返地》,视人生观似乎和佛法的回向相仿佛。” 志意(1).思想;精神。《荀子·修身》:“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韩诗外传》卷四:“血气平和,志意广大,行义塞天地,仁知之极也。” 明 方孝孺 《送金文举归省序》:“自非志意之相同,道术之相感,乌能相恤而不厌哉!” (2).意愿。《北齐书·平秦王归彦传》:“ 归彦 既地居将相,志意盈满,发言陵侮,旁若无人。”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三:“ 凤翔 以监司贿致节鉞,志意已满,当不知有此语。” (3).犹意志。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后数月,山中大火,鸚鵡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 宋 陆游 《贺汤丞相启》:“歷万变而志意愈坚。” 无上没有比它更高的 无上荣耀 从前(1) 往昔,先前 从前香山观有个道士天天讲故事 (2) 曾经,一度 从前和她很熟悉,可是现在忘记了她的名字 蹭蹬(1) 路途险阻难行。比喻困顿不顺利 功名蹭蹬之际 (2) 倒霉;失势 蹭蹬多拙为。——杜甫诗 有眼有眼力。谓有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许地山 《三博士》:“你真有眼。从前他与你同在大学念书的时候,他是多么奉承你呢。” 恰如(1) 正像,正如 原材料恰如草,文章恰如挤出的奶 (2) 正似乎 那婴儿笑着恰如知道母亲说什么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