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挽庐陵萧先生·其一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王汝玉 |
释义 | 挽庐陵萧先生·其一原文德行称先辈,威仪式后生。 青山初晦迹,丹阙早知名。 方逐搏鹏举,俄惊赋鵩成。 读君匡世策,雪泪洒长缨。 诗词问答问:挽庐陵萧先生·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王汝玉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参考注释德行讥讽人的话,表示瞧不起别人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用此词 你看他那个德行 先辈对前辈的尊称。唐代同时考中进士的人相互敬称先辈,对文人的敬称 我们的先辈欣然为之战斗和献身的政治信念 乡先辈左忠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仪式典礼的秩序形式 开学典礼仪式 丧葬仪式 后生(1) 少年时代与壮年期之间任何年龄的男子 (2) 青年男子,小伙子 (3) 相貌年轻 他长得后生,看不出是四十岁的人 青山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晦迹见“ 晦迹 ”。 亦作“ 晦跡 ”。谓隐居匿迹。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侨栖仁於东里,凤晦迹於西堂。” 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僕晦迹江湖,忘形鱼鸟。” 清 钮琇 《觚賸·序赋创格》:“ 陈鹤客 , 三岛 长洲 人, 崇禎 末为博士弟子有声,国初晦跡授徒。” 丹阙(1).赤色的宫阙。 唐太宗 《秋月即目》诗:“爽气浮丹闕,秋光澹紫宫。”《敦煌曲子词·献忠心》:“朝圣明主,望丹闕,步步泪,满衣襟。” (2).借指皇帝所居的宫廷。 明 吕大器 《晚至阆州》诗:“一叶 嘉陵 下,冰心对緑漪。岂无丹闕恋,终抱白云思。” 知名(1) 出名。声名为世所知 知名人士 (2) 闻知其名声或名字 岸旁草树密,往往不知名 (3) 告知姓名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礼记》 鹏举谓奋发有为。 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希鹏举以摶天,蹶青云而奋羽。”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迅拔看鹏举,高音侍鹤鸣。” 清 方文 《李士雅江上见访谈粤中事甚详感而有作》诗:“怪尔艰辛还故国,不争鹏举慕鸡栖。” 赋鵩汉 贾谊 《鵩鸟赋》序:“ 谊 为 长沙王 傅。三年,有鵩鸟飞入 谊 舍,止於坐隅。鵩似鴞,不祥鸟也。 谊 既以讁居 长沙 , 长沙 卑湿, 谊 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廼为赋以自广。”后遂用“赋鵩”指仕途失意。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赐环梦断,赋鵩还羞。”《花月痕》第五回:“驥方展足,伤心赋鵩之词;凤不高翔,掣泪离鸞之曲。” 匡世挽救世道;扶正世道。 汉 蔡邕 《述行赋》:“无亮采以匡世兮,亦何为乎此畿?”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古人多得道而匡世,修之於朝隐,盖有餘力故也。”《南史·王训传》:“ 旦奭 匡世功, 萧 曹 佐甿俗。”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然其説之偏于一方,视为匡世之术可耳,无足深难也。” 长缨长绳子,今也比喻革命军队,革命力量 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汉书·终军传》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 * 《清平乐·六盘山》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