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闻两路军营攻得要隘信至诗以志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两路驰军报,一朝达喜音。 谷噶既深入,马尼并深侵。 雪冒如平蔡,火腾卜尅金。 旗兵真识义,屯卒亦输忱。 奋勉咸敌忾,么䯢期就禽。 讵宁蕲重赏,实用励同心。 崇岭彼失据,穷巢我可寻。 虽然宜戒满,筹笔倍生钦。 诗词问答问:《闻两路军营攻得要隘信至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排律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八 2. 明亮以正月十一日在马尼报捷阿桂以正月十二日在谷噶报捷俱于二十三日奏到 参考注释军报军事情报;军事消息。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听报》:“每有军报,上无不立时批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 维扬 、 常 、 苏 旦夕待变。东南大震,军报阻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我取过来先理顺了日子,再看了几段军报,总没有甚么确实消息。” 朝达朝廷中的达官贵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孟宾于》:“垂髫时书所作百篇,名《金鼇集》,献之 李若虚 侍郎。 若虚 採猎佳句,记之尺书,使 宾于 驰诣 洛阳 ,致诸朝达,声誉蔼然,留寓久之。”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乙:“ 长安 举子,自六月后落第不出京者,谓之过夏……亦有十人五人,醵率酒饌,请题目于知己朝达,谓之私试。” 深入(1) 研究、思考深刻、透彻 小心的编纂必须事先对作品的含义进行深入的研究 (2) 进入事物内部或中心 深入实际 旗兵亦作“旂兵”。八旗兵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勘定三藩,洗盪西域,旂兵勛伐,亦炳炳在緑营上。” 老舍 《茶馆》第一幕:“还有那个 康有为 ,不是说叫旗兵不关钱粮,去自谋生计吗?” 识义识知义理。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嵇康<言志>》:“哲人贵识义,大雅明庇身。” 明 邵璨 《香囊记·家门》:“传奇莫作寻常看,识义由来可立身。” 输忱献纳真情。 清 林则徐 《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此中控驭之法,似可以夷治夷,使其相间相睽,以彼此之离心,各输忱而内向。” 清 夏燮 《中西纪事·互市档案》:“于是各洋利薄,怨生屡思,藉贡输忱,以希恩泽。” 奋勉发奋努力。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我 华 人皆知奋勉。” 李大钊 《列宁》:“他同着他的姊妹Anna入圣彼得堡大学,在那里读书,非常的奋勉。” 郭沫若 《落叶·第二二信》:“哥哥,你以后也要渐渐地忙起来了呢,请你奋勉地做去罢。” 敌忾对敌人的愤恨 同仇敌忾 重赏(1).丰厚的赏赐。《庄子·让王》:“ 屠羊説 曰:‘ 楚国 之法,必有重赏大功而后得见。’”《淮南子·人间训》:“ 阳虎 为乱於 鲁 , 鲁君 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后汉书·桓谭传》:“既无重赏以相恩诱,或至虏掠夺其财物。”《红楼梦》第九四回:“大家头宗要脱干係,二宗听见重赏,不顾命的混找了一遍。” (2).重视赏赐。《商君书·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实用(1) 有实际使用价值的 这些工具看上去很简单,但却很实用 (2) 实际应用 这种农药在实用中证明效果很好 同心(1) 思想或认识一致 同心同德 (2) 共一中心或核心 同心圆 同心度 (3) 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 神佛原有同心 (4)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昔时同心人,今日两离分 失据丧失依靠或力量 他真是进退失据 虽然(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筹笔运笔筹划。 唐 唐彦谦 《兴元沉氏庄》诗:“江遶 武侯 筹笔地,雨昏 张载 勒铭山。”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