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柳耳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刘 |
释义 | 柳耳原文风絮起时无纩塞,雨丝添处有珠垂。黄莺说尽千般语,舞困三眠总不知。 诗词问答问:柳耳的作者是谁?答:李刘 参考注释风絮随风飘悠的絮花。多指柳絮。 唐 薛能 《折杨柳》诗之二:“閒想 习池 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宋 陆游 《柳》诗之二:“只恐无情堤上柳,又将风絮送春归。” 明 刘基 《漫成》诗之四:“不禁风絮乱,寂寞掩重帘。” 起时犹趋时。《孔丛子·执节》:“ 子顺 曰:‘然,吾亦闻之,是亡考起时之言,非《礼》意也。’” 雨丝如丝的小雨 天上挂满雨丝 黄莺亦作“黄鸎”。黄鹂。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黄鸟于飞》:“黄鸟,黄鸝留也,或谓之黄栗留, 幽州 人谓之黄鸎。” 唐 王维 《左掖梨花》诗:“黄鶯弄不足,衔入 未央宫 。” 宋 邵雍 《春尽后园闲步》诗:“緑树成阴日,黄鸎对语时。” 王亚凡 《短歌·纺车歌》:“不是秋夜茅舍的幽怨,而像黎明时的黄莺。” 千般多种多样。 唐 王维 《听百舌鸟》诗:“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刘大杰 《哀悼周总理》诗:“几度光荣接天颜,循循善诱话千般。” 三眠蚕初生至成蛹,蜕皮三四次。蜕皮时不食不动,成睡眠状态。第三次蜕皮谓之三眠。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 吴 地桑叶緑, 吴 蚕已三眠。” 宋 惠洪 《次韵曾英发兼简若虚》:“弟兄骏气驥堕地,自怜老欲蚕三眠。”《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北蚕三眠,南蚕俱是四眠,眠起饲叶,各要及时。” 指柽柳(即人柳)的柔弱枝条在风中时时伏倒。《三辅故事》:“ 汉 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故柽柳又称三眠柳。 明 徐渭 《子侯芳园》诗:“未羡三眠柳,那论并萼莲。” 清 陆求可 《殢人娇》词:“东风偏急,三眠乍起,共波光争碧。”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