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梅尧臣 |
释义 |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原文我昔吏桐乡,穷山使屡蹑。路险独后来,心危常自怯。 下顾云容容,前溪未可涉。 半崖风飒然,惊鸟争堕叶。 修蔓不知名,丹实坼在荚。 林端野鼠飞,缘挽一何捷。 马行闻虎气,竖耳鼻息嗋。 遂投山家宿,骇汗衣尚浃。 归来抚童仆,前事语妻妾。 吾妻常有言,艰勤壮时业。 安慕终日间,笑媚看妇靥。 自是甘努力,於今无所慑。 老大官虽暇,失偶泪满睫。 书之空自知,城上鼓三叠。 诗词问答问: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参考注释桐乡古地名。在今 安徽省 桐城县 北。 春秋 时为 桐国 , 汉 改 桐乡 。《汉书·循吏传·朱邑》:“﹝ 朱邑 ﹞少时为 舒桐乡 嗇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 邑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 桐乡 吏,其民爱我,必葬我 桐乡 。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 桐乡 民。’及死,其子葬之 桐乡 西郭外,民果共为 邑 起冢立祠,岁时祠祭。”后因以为官吏在任行惠政、有遗爱之典。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一:“ 齐 都无遗声, 桐乡 有餘謡。” 宋 梅尧臣 《卫尉邵少卿挽词》诗之一:“ 桐乡 归葬日,棠树去思人。” 清 唐孙华 《哭曹九咸明府》诗之二:“ 桐乡 遗惠在,尚説长官清。” 穷山(1).深山。《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穷山通谷,豪士并起,不可胜载也。”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宋 陆游 《夜读兵书》诗:“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2).荒山。参见“ 穷山恶水 ”。 后来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后来的情况好多了 后来的行动 下顾(1).下视。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诗:“东山高顶罗珍羞,下顾城郭销我忧。”《新唐书·孟郊传》:“ 李观 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 谢 ’云。” (2).敬词。称客人来访。《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里面有人应诺,出来相謁,便问:‘老兄下顾,有何见教?’”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访道》:“今日下顾,良慰鄙怀。”《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今日既承下顾,掀过这鞭子去,现成儿的酒席,咱们喝酒。” (3).敬词。请人给予照顾。《水浒传》第九回:“ 柴进 对押解两个公人道:‘小可大胆,相烦下顾,权把 林教头 枷开了,明日牢城营内但有事务,都在小可身上。’” 容容(1).纷乱动荡貌。《楚辞·九章·悲回风》:“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 朱熹 集注:“容容,纷动之貌。”《史记·淮阴侯列传》:“夫鋭气挫於险塞,而粮食竭於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翩翼翼以左右兮,纷悠悠以容容。” (2).烟云浮动貌。《楚辞·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南朝 齐 王融 《青青河畔草》诗:“容容寒烟起,翘翘望行子。” (3).盛多貌。《楚辞·九辩》:“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汉书·扬雄传上》:“壄尽山穷,囊括其雌雄,沉沉容容,遥噱虖紭中。” 王先谦 补注引 王念孙 曰:“沉容双声字,谓禽兽众多之貌。” 清 唐甄 《潜书·大命》:“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 清 黄景仁 《貂裘换酒·题万黍维<持筹读律图>》词:“阿堵且难求便得,大愿几时方足?总输与容容之福。” (4).随众附和。《史记·张丞相列传》:“其治容容随世俗浮沉,而见谓諂巧。”《汉书·翟方进传》:“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无忠固意,将何以辅朕帅道羣下?” 颜师古 注:“容容,随众上下也。”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諤諤非 周 舍,容容类 胡广 ,何其无諍臣哉!”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九:“方 刘 项 之势,雌雄未决也,其间岂无容容狡诈之士,首鼠两端,以观成败。而为身谋者乎?” (5).飞扬飘动貌。《汉书·礼乐志》:“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 颜师古 注:“容容,飞扬之貌。” 前溪(1).前面的溪流。《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前溪歌》:“忧思出门倚,逢郎前溪度。” 唐 刘长卿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诗:“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 郎士元 《赠强山人》诗:“或掉轻舟或杖藜,寻常适意钓前溪。” (2).古代 吴 地村名。在今 浙江省 德清县 。 南朝 隋 唐 时江南舞乐多出于此。 唐 无名氏 《大唐传载》:“ 湖州 德清县 南 前溪村 ,前朝教乐舞之地,今尚有数百家,尽习乐。江南声妓多自此出。所谓‘舞出前溪’者也。” (3).古乐府曲名。参见“ 前溪曲 ”。 未可不可 飒然(1) 形容风吹时沙沙作响 有风飒然而至 (2) 爽利的样子 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惊鸟使鸟(水禽)从休息场地或啄食场地惊起,或使鸟(水禽)从休息场地或啄食场地惊起以便射击(水禽)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丹实(1).红色的果实。 南朝 梁 吴均 《步虚词》:“絳树结丹实,紫霞流碧津。” 宋 苏辙 《奉同子瞻荔支叹一首》:“青枝丹实须十株,丁寧附书老农圃。”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安石榴》:“榴者瘤也,丹实垂垂如赘瘤也。” (2).赤诚的心。《宋书·徐湛之传》:“臣每惧异闻,皆略而不答,惟心无邪悖,故不稍以自嫌。慺慺丹实,具如此启。” 野鼠生活在田野中的鼠类,种类很多,如黄鼠、田鼠、鼢鼠等。一般对农作物有害,有的能传播鼠疫 一何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妇啼一何苦。 马行(1).神名。《史记·封禅书》:“ 冥羊 用羊祠, 马行 用一青牡马。” (2).药草紫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紫参》。 买卖马匹的商行。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李郎 宜与 一妹 復入京。某日午时,访我于马行东酒楼。” 虎气形容有气势 小伙子方脸大眼,瞧着挺虎气 鼻息鼻腔呼吸时的气息 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后汉书·袁绍传》 仰人鼻息 山家(1).山野人家。《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 太极殿 前作虎视。”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明 高启 《一剪梅·闲居》词:“竹门茅屋槿篱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风物似山家。” (2).隐士。 宋 梅尧臣 《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一获山家赠,令吾媿汝曹。”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见后亦还之。 魏野 留 富郑公 名刺,作山家之宝,亦以 郑公 故,非通例也。” 魏野 ,见《宋史·隐逸传上》。 (3).泛指僧道者流。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吴东昇》:“年八十,临终作诗曰:‘……念我行藏无大过,请僧超度有何功?掘坑埋了平生愿,休信山家吉与凶。’”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鄢赵争宠》:“同去山家走一遭……实不相瞒,学生为老母有疾,特求 赤肚子 僊丹。” (4).佛教天台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称。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宋代佛教》:“意见终于不能一致,而分裂为两派, 知礼 等称为山家,即称 晤恩 等为山外。”参见“ 山家宗 ”。 骇汗亦作“駴汗”。因惊恐、惶惧而流汗。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末乃取 闢 ,骇汗如写。” 宋 梅尧臣 《吴冲卿示和韩持国诗一卷辄以为谢》诗:“一日真物来,骇汗沛且渥。” 清 吴省钦 《题土番款塞图》诗:“惊呼駴汗手加额,公神人也诚斯投。”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五:“ 民国 十五年国民军北伐时代, 荷 属当局骇汗相告,说这一次 中国 的革命青年真要成功了,对侨胞的态度立刻转变。” 归来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童仆(1) 家中侍候主人的孩童和仆人 (2) 男仆 前事过去的事情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 有言(1).有名言,有善言。《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杨伯峻 注:“有言,意为有善言。” (2).泛指有话。如:有言在先。 艰勤艰辛。《后汉书·独行传·李善》:“﹝ 善 ﹞亲自哺养,乳为生湩,推燥居溼,备尝艰勤。” 唐 袁高 《茶山诗》:“周迴遶天涯,所献愈艰勤。” 宋 司马光 《吴冲卿直舍阎士安画墨竹歌》:“乃知良工自神解,昧者倣习徒艰勤。” 终日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自是(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努力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无所(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老大(1) 年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少小离家老大回。——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老大嫁作商人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兄弟姊妹中的年长者 老大务农,老二当兵 (3) 〈方〉∶指木船的船主或船夫 (4) 很大,非常 老大不快 老大吃惊 失偶(1).失去同伴。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适值尊朋临座,稠览博论,而言不入於高听,人见弃於众视,则慌若迷涂失偶,黶如深夜撤烛。” (2).死了配偶。 宋 梅尧臣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诗:“老大官虽暇,失偶泪满睫。”《花城》1981年第2期:“那个晚年失偶的老先生娶的是夫人,于是女人所带来的孩子便成了多余的东西。” 空自徒然;白白地。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不瞒长兄説,我自幼空自学了一身武艺,遭天伦之惨,奔波辛苦,数十餘年。”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令爱不堪偕伉儷,老堂空自费调停。” 三叠(1).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复再三,称三迭。 宋 苏轼 《仇池笔记·阳关三迭》:“余在 密州 , 文勛 长官以事至 密 ,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 (2).三首。 宋 岳珂 《桯史·李白竹枝词》:“是夜宿於驛,梦 李白 相见於山间。曰:‘予往謫 夜郎 ,於此闻杜鹃,作《竹枝词》三叠,世传之不子细,忆集中无有,三诵而使之传焉。’” (3).犹三通,三遍。 宋 梅尧臣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诗:“书之空自知,城上鼓三叠。” (4).犹三折。指 庐山 三迭泉 。 宋 戴复古 《庐山》诗:“九叠屏风三叠水,更无诗句可形容。” 元 李洞 《庐山记》:“四围峦障欲合,泉若琼帘,从空悬布,为三叠而下。”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