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对瀑四首·其二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对瀑四首·其二原文溪阁凭来千尺雪,彼平流此乃悬流。 若论目自悬为胜,而我心惟平处求。 诗词问答问:对瀑四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四 参考注释尺雪一尺厚的雪。指大雪。语本《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晋书·陆机传》:“大风折木,平地尺雪。”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一:“南纪 巫 庐 瘴不絶,太古以来无尺雪。” 元 王恽 《和东坡聚星堂雪诗》:“天风一夜吹端叶,清晓开门惊尺雪。” 平流引起空气温度或其他物理性质变化的气团的水平运动 悬流从高处 * 的水流。多指瀑布。 晋 郭璞 《江赋》:“渊客筑室於巖底,鮫人构馆於悬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潧水》:“ 潧水 又南,悬流奔壑,崩注丈餘,其下积水成潭。” 唐 骆宾王 《宿山庄》诗:“林虚宿断雾,磴险掛悬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吕梁洪》:“ 孔子 观澜处,称为悬流三千仞,流沫四十里者,即其地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杭嘉水路古今不同》:“ 唐 以前,自 杭 至 嘉 ,皆悬流。” 平处(1).平坦的地方,坦途。 唐 曹松 《赠镜湖处士方干》诗:“世路不妨平处少,才人惟是屈声多。” (2).平常之处。《新唐书·孟郊传》:“ 李观 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 谢 ’云。” 平等相处。《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题了钦差出去,凭他巡抚、巡按都是平处。” 评判裁决。《汉书·杜周传》:“吏民上书言便宜,有异,輒下 延年 平处復奏。” 颜师古 注:“先平处其可否,然后奏言。”《后汉书·史弼传》:“乞露臣奏,宣示百僚,使臣得於清朝明言其失,然后詔公卿平处其法。”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