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道林寺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李建勋 |
释义 | 道林寺原文虽向钟峰数寺连,就中奇胜出其间。不教幽树妨闲地,别著高窗向远山。 莲沼水从双涧入,客堂僧自九华还。 无因得结香灯社,空向王门玷玉班。 诗词问答问:道林寺的作者是谁?答:李建勋 全唐诗:卷739-59 参考注释就中(1) 从中;居中 就中调停 (2) 其中 这件事是他们三个干的,就中老李干的最多 奇胜谓景物非常优美。《新唐书·文艺传中·王维》:“﹝ 维 ﹞别墅在 輞川 ,地奇胜。” 宋 范仲淹 《与晏尚书书》:“又郡之山川,接于 新定 ,谁谓幽遐,满目奇胜。” 清 恽敬 《舟经丹霞山记》:“ 敬 闻 韶 有 韶石山 , 虞舜 南巡奏乐於是,以为是山之奇胜足当之矣。” 其间(1) 在中间 两幢房子及夹在其间的院子 颓然其间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出于其间焉。——蔡元培《图画》 (2) 指某一段时间 参加这项工作已有半年了,这其间,他学到不少新的知识 闲地亦作“闲地”。1.空闲的土地。 唐 许浑 《下第寓居崇圣寺感事》诗:“东门有閒地,谁种 邵平 瓜?”《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我家还有薄薄几亩闲地。”《清史稿·食货志一》:“其东北隅之 高山子 地数万亩, 义州 教场閒地万餘亩,并行租佃,以为城兵伍田。” (2).指闲散的官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还更作牋,自陈老病,不堪入閒,欲乞闲地自养。”《北齐书·陈元康传》:“又欲用为中书令,以闲地处之,事未施行。” 远山(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莲沼(1).莲池,莲塘。 唐 高正臣 《晦日重宴》诗:“水叶分莲沼,风花落柳枝。” 明 刘基 《夏日杂兴》诗之二:“风轩自舞苍筤竹,莲沼双游赤鲤鱼。” (2).莲幕。 唐 李商隐 《为同州张评事潜谢辟启》之一:“府称莲沼,慙无倚马之能;地号云门,窃有化龙之势。”参见“ 莲幕 ”。 客堂接待宾客的房间。《后汉书·延笃传》:“吾尝昧爽櫛梳,坐於客堂。” 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因献杨常侍》诗:“客堂喜空凉,华榻有清簟。”《三侠五义》第六八回:“ 北侠 道:‘我因路过宝刹,一来拜访令师,二来讨杯茶吃。’和尚道:‘请到客堂待茶。’” 洪深 《冯大少爷·电影字幕》:“这样客气的客人,也不请在客堂里坐。” 九华(1).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青阳县 。旧称 九子山 。因有九峰如莲花,故改为今名。 唐 李白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 青阳县 南有 九子山 ,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予乃削其旧号,加以 九华 之目。”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 九华 本名 九子 , 李太白 为易名。”主峰 天台峰 ,有 化城寺 、 百岁宫 、 回香阁 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与 峨眉 、 五台 、 普陀 等山合称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参见“ 九子山 ”。 (2).宫殿名。 后赵 石虎 建。《拾遗记·晋时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石虎 席卷西京,崇丽妖虐,外僭和鸞文物之仪,内修 三英 、 九华 之号。” 齐治平 注:“ 九华 ,宫名。”《清一统志》:“ 后赵 石虎 建,以三三为位,故谓之 九华 。” (1).重九之花,指菊花。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序:“余閒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於言。” (2).花朵繁茂。喻妇德昭彰。 北周 庾信 《周仪同松滋公拓跋竞夫人尉迟氏墓志铭》:“标梅三实,无闕其时;夭桃九华,能修其政。” 无因(1).无所凭借;没有机缘。《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託乘而上浮?”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梦至荒野,遇大河,欲渡无因。”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有待闻乾鹊,无因见皎蟾。” (2).无故,无端。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世说新语·雅量》“ 宣武 与 简文 太宰共载”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帝﹞雅有局镇。尝与 桓温 、太宰 武陵王 晞 同乘,至板桥, 温 密勑令无因鸣角鼓譟,部伍并惊驰……帝举止自若。”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对坐论岁暮,絃悲岂无因。” (3).犹无须。 唐 元稹 《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人欺翻省事,官冷易藏威。但拟驯鸥鸟,无因用弩机。” 唐 罗虬 《比红儿》诗:“轻小休夸似燕身,生来占断紫宫春。 汉 皇若遇 红儿 貌,掌上无因著别人。” 香灯亦作“香鐙”。1.即长明灯。通常用琉璃缸盛香油燃点,设于佛像前或死者灵前。《南史·顾宪之传》:“临终,为制敕其子曰:‘不须常施灵筵,可止设香灯,使致哀者有凭耳。’” 前蜀 杜光庭 《黄齐为二亡男助黄箓斋词》:“伏思迁拔,唯仗焚修,捨其服用之资,助此香灯之会。”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堂子》:“祭日悬黄幡,繫采绳,缀五色繒百缕,楮帛二十有七,备陈香鐙。” 欧阳山 《三家巷》一:“按那传说来推测,他们 何 家是应该断绝后嗣,灭了香灯烟火的。” (2).燃香膏的照明灯。古代帝王舆驾仪卫导从之用。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舆驾羽卫·香镫》:“《宋朝会要》曰:香鐙, 唐 制也。”《宋史·仪卫志四》:“ 政和 大驾卤簿……排列官二人,中雉尾扇十二,华盖二,香鐙一。” (3).闺中的灯。 前蜀 韦庄 《菩萨蛮》词:“红楼别夜堪惆悵,香灯半捲流苏帐。” 王门(1).指王宫之皋门、库门。《周礼·地官·大司徒》:“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於王门。” 孙诒让 正义:“王门即王宫之皋门、库门。” (2).犹王庭,帝阙。《竹书纪年》卷上:“元年乙酉帝(帝 废 )即位,诸夷宾于王门。”《后汉书·东夷传序》:“自 少康 已后,世服王化,遂宾於王门,献其乐舞。”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九千里之丹凤,始践王门;七十日之黄龙,初阶郡职。” (3).王爷的邸第。《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王门所以贵,自古多俊民。” 刘良 注:“王门,谓 邵陵王 门也。” 唐 杜甫 《行次古城店泛江》诗:“王门高德业,幕府盛才贤。”原注:“ 卫伯玉 为 江陵 节度,时封 阳城郡王 ,故云王门。” 元 吴莱 《望会稽山》诗:“犹廻 剡 曲棹,肯鼓王门琴?” 王邦采 等注引《晋中兴书》:“ 武陵王 晞 闻其( 戴逵 )能琴,使人召焉。 逵 对使者前破琴曰:‘ 戴安道 不为王门伶人。’” 明 戴良 《喜谢密庵至》诗之一:“自昔王门久曳裾, 河间 礼乐属真儒。” (4).泛指 王 氏之门户派系。 宋 强至 《寄献王中丞》诗:“纪纲新宪府,德业旧 王 门。” 清 黄宗羲 《明儒学案·北方王门学案》:“ 王道 字 纯甫 者,受业 阳明 之门……其后趋向果异,不必列之 王 门。” (5).即 玉门 。《尸子》卷下:“ 文王 幽於 羑里 , 武王 覊於 王门 。”《太平御览》卷四八六引作“玉门”。《吕氏春秋·首时》:“ 武王 事之,夙夜不懈,亦不忘 王门 之辱。” 陈奇猷 集释引 毕沅 曰:“ 王门 即 玉门 ,古以中画近上为‘王’字,‘王’三画正均即‘玉’字。”参见“ 玉门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