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八月十五日夜清溪舟次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张舜民 |
释义 | 八月十五日夜清溪舟次原文清溪水底月团团,因见中秋忆去年。旱海五更霜透甲,郴江万里桂随船。 昔看故国光常满,今望天涯势似偏。 只恐姮娥应笑我,还将只影对婵娟。 诗词问答问:八月十五日夜清溪舟次的作者是谁?答:张舜民 参考注释溪水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军勒兵渡去, 桓 自断后。” 唐 王建 《赠华州郑大夫》诗:“ 少华 山云当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梦珂》:“从山顶流下许多条溪水,又清,又亮,又甜。” 月团(1).团茶的一种。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开缄宛见諫议面,手閲月团三百片。” 宋 秦观 《秋日》诗之二:“月团新碾瀹花甆,饮罢呼儿课《楚词》。” 宋 无名氏 《李师师外传》:“月团、凤团、蒙顶等茶百斤。” 清 孙枝蔚 《雪中忆吴宾贤》诗:“平生不识 孟諫议 ,何人为寄月团茶。” (2).墨名。 宋 陶穀 《清异录·文用》:“ 徐鉉 兄弟工翰染,崇饰书具,尝出一月团墨曰:‘此价值三万。’”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 会中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去年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旱海(1). 宋 代自今 甘肃省 环县 北至 宁夏回族自治区 灵武县 一带,干旱多沙,俗称“旱海”。《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 冯暉 引兵过 旱海 ,至 辉德 。” 胡三省 注引 赵珣 《聚米图经》:“ 盐 、 夏 、 清远军 间,并係沙磧,俗谓之旱海。” (2).泛指沙漠。 明 何景明 《述归赋》:“北旱海之烂灼兮,西太素之积阴。”《花城》1981年第2期:“汽车在号称八百里旱海的 科尔沁 东部大草原向西飞奔。” 五更(1) 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指第五更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万里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故国(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常满(1).谓永远圆满充实。 汉 班固 《 * 通·日月》:“日之为言‘实’也,常满有节;月之为言‘闕’也,有满有闕也。” (2).古杯名。《说郛》卷六六引 宋 窦革 《酒谱》:“《十洲记》云 周穆王 时有杯名曰常满。”参见“ 常满盃 ”。 (3).古灯笼名。 南朝 陈后主 《三善殿夕望山灯》诗:“既有常满照,羞与晓星连。”参见“ 常满灯 ”。 天涯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姮娥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即“嫦娥” 只影谓孤独无偶。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立菰蒲之寒渚,托隻影而为双。” 宋 苏轼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诗:“振衣忽归去,隻影千山里。” 婵娟(1) 姿态美好 不醉莫言还,请看枝间。已飘零一片减婵娟。——《 * 》 (2) 美女 绮窗罗幕锁婵娟 (3) 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