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月夜泛舟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月夜泛舟原文月宇兰漪暑气藏,轻舟偶泛晚风凉。 不知今夕是何夕,可爱天光接水光。 蝉有清音宜静境,荷无艳味祗真香。 鸥汀鹭渚萦回处,间出渔歌引兴长。 诗词问答问:月夜泛舟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三 参考注释月宇(1).月光。 隋 江总 《咏双阙》:“象闕连驰道,月宇照方疏。” 唐 李峤 《甘露殿侍宴应制》诗:“月宇临丹地,云窗网碧纱。” 唐 杜甫 《石镜》诗:“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仇兆鳌 注:“独有山留片石,长映月光而已。” (2).寺宇,佛寺。 唐 钱起 《柏崖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长男栖月宇,少女炫霓裳。” 暑气盛夏的热气 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水浒传》 轻舟狭长的,两舷弯曲、首尾尖削的小船,通常用轻质材料(如树皮、兽皮、帆布、轻质木料、轻金属)制成 一叶轻舟 风凉(1).指凉风。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诗:“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2).谓有风而凉爽;凉爽。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初置瓮於北荫中风凉之处,勿令见日。”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景隆八发》:“尔乃以瓦为枕,以棺为铺,逍遥乎风凉,从容乎日晡。”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此刻倒风凉了。” (3).使身体清凉爽快;纳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他想出去风凉风凉,一推门,灯光射出去,只见……飞舞着好一片大雪。” 华山 《阵地春节散记》:“他满脸红光,正在洞口风凉,大概是在火炉边包了好半天饺子,热了。” (4).犹轻松。 郭沫若 《<创造十年>发端》:“这一段文章说得倒还风凉,不过先生的苦心我们是不好忽略看过的。” 魏金枝 《任樟元和三个地主》:“你倒说得风凉,收了我的租,不帮我,还来劝我。” (5).古地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关中图》曰: 丽山 之西,川中有阜,名曰 风凉原 ,在 磈山 之阴, 雍州 之福地,即是原。” 唐 皎然 《送如献上人游长安》诗:“闲寻 鄠 杜 看修竹,独上 风凉 看古原。”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今夕今晚;当晚。 晋 左思 《蜀都赋》:“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韩愈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诗:“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郭沫若 《落叶》:“风雨潇潇着的今夕。” 可爱(1) 令人敬爱的 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书·大禹谟》 (2) 令人喜爱的,讨人喜欢的,深受热爱的 可爱的孩子 天光(1) 日光;天空的光辉 我们且离了这个地方,外面见见天光,可好不好?——《儿女英雄传》 水色天光 (2) 白昼 来回九十里,现在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老残游记续集遗稿》 (3) 天色 (4) 〈方〉∶早晨;天亮 (5) 天色与湖光 上下天光。——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水光水面映现出的光色。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七:“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孽海花》第六回:“﹝ 雯青 ﹞把船窗推开,只见白茫茫一片水光。” 许地山 《缀网劳蛛·黄昏后》:“从秋的夕阳渲染出来等等的美丽已经布满前路:霞色、水光、潮音、谷响、草香等等。” 清音(1) 清越的声音;清亮的声音 山水有清音 (2)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 p、t、k、f、s等 静境(1).静谧的环境、意境。 唐 白居易 《秋池》诗之一:“静境多独得,幽怀竟谁知?” (2).犹静域。 元 郝经 《游灵岩寺》诗:“静境求初心,滞虑驱万端。” (3).静态,静止的境界。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二:“绘画只能表现静境,而文章兼能表现动境。” 真香见“ 真香茗 ”。 鸥汀鸥所栖息的小洲。 五代 殷文圭 《和友人送衡尚书赴池阳副车》:“赤鳞旆卷鸥汀晚,青雀船横鴈阵秋。” 萦回回旋环绕 山上石径曲折萦回 渔歌打鱼人唱的歌 渔歌互答。——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兴长犹提倡,助长。《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