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书仲谟先人功德院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程师孟 |
释义 | 书仲谟先人功德院原文高门馀庆本光山,不幸流离五代间。今日太平家可乐,郎君富贵锦衣还。 诗词问答问:书仲谟先人功德院的作者是谁?答:程师孟 程师孟书仲谟先人功德院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高门门户高大、宽敞。旧指地位高,有钱有势的人家(高门不一定出高才) 不幸(1) (2) 指死亡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清·洪亮吉《治平篇》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汉书·李广苏建传》 (3) 指意外挫折或灾祸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流离(1) 因饥荒战祸而居无定所,到处逃难 黎民流离,困于道路。——《后汉书·和殇帝纪》 流离失散 (2) 另有“淋漓”之义 五代继唐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中原,合称五代 公元 907—960年 五代时始印五经。——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今日(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太平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可乐令人喜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德行可象,声气可乐。” 晋 陆机 《文赋》:“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宋 苏轼 《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郎君(1) 妻对夫的称呼 (2) 对官吏、富家子弟的通称 (3) 对年轻男子的尊称 若擒住这披发郎君回帐中去快乐,煞胜似郎主分茅裂土。——《禅真后记》 (4) 称嫖客 我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浪子班头。——元·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 (5) 岳父称女婿 休怪咱波女婿郎君。——元·佚名《村乐堂》 富贵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锦衣(1).精美华丽的衣服。旧指显贵者的服装。《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毛 传:“锦衣,采色也。” 孔颖达 疏:“锦者,杂采为文,故云采衣也。” 唐 李白 《越中览古》诗:“ 越王 句践 破 吴 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行仪卫》:“象七头,各以文锦被其身……锦衣人跨其颈。” (2).指禁卫军士卒。《前汉书平话》卷上:“黄罗旗盖下,见三千个锦衣簇拥,二百员战将遮护。” (3).指锦衣卫。亦指锦衣卫的官员。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周新异政》:“公在 浙 多异政,时锦衣纪纲擅宠,使千户往 浙 辑事,作威受赂, 新 捕治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定生 大为锦衣 冯可宗 所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听説要拿廵按 黄澍 、督抚 袁继咸 、大锦衣 张薇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