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宋蕲之广济簿尉黄刚中脩水人也至元天兵渡江中十九矢而死妻刘被掠子甫十岁既长求其母凡十年知已没入官迎驾哀诉得旨使为母子如初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吴当 |
释义 | 原文临危百箭忠臣血,流落孤踪孝子心。 霜露年年秋草碧,关河处处暮云深。 仰天已觉恩如海,爱日常怀泪满襟。 继述好留青史传,凄凉更赋白头吟。 诗词问答问:《宋蕲之广济簿尉黄刚中脩水人也至元天兵渡江中十九矢而死妻刘被掠子甫十岁既长求其母凡十年知已没入官迎驾哀诉得旨使为母子如初》的作者是谁?答:吴当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参考注释临危(1) 病情危重,濒临死亡 (2) 面对致命的危险 临危不惧 百箭一百支箭。亦喻无数忧烦痛苦。《北齐书·神武帝纪下》:“追骑至,亲信都督 尉兴庆 曰:‘王去矣, 兴庆 腰边百箭,足杀百人。’” 宋 欧阳修 《读书》诗:“自从中年来,人事攻百箭。” 宋 孙觌 《兰溪津亭病起》诗:“风波涌地千沤发,创痏钻皮百箭攻。”如:百箭钻心。 忠臣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 忠臣之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流落穷困失意,在外漂泊 流落他乡 孤踪亦作“ 孤踪 ”。1.孤单。 明 杨慎 《存殁绝句·安公石》:“一疾缘医误,孤踪住世慵。”《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今臣以孤踪,动輙掣肘,将安用之?”《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见他孤踪,时常煨了茶送在他房里,陪着説话到一二更天。” (2).孤独的踪迹;前人遗迹。 明 王世贞 《鸣凤记·林遇夏舟》:“黄沙边地,孤踪久淹滞,霜径秋容老。”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寂寞遥天战玉龙,板扉人不到,掩寒松。路迷樵径断孤踪,修竹里,一缕炊烟浓。” 见“ 孤踪 ”。 孝子(1) 指对父母孝顺的儿子 (2) 父母死后守孝的人 霜露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苏洵《六国论》 关河关塞;关防。泛指山河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宋· 柳永《八声甘州》 处处(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仰天仰面向天 仰天大笑 日常平时的,经常的 日常生活 日常工作 继述继承。继,承受,继承。述。遵循 继述先烈遗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青史古时用竹简记事,所以后人称史籍为青史 青史留名 永垂青史 凄凉(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更赋汉 代以纳钱代更役的赋税。男子年二十三至五十六,按规定轮番戍边服兵役,称为更。不能行者,得出钱入官,雇役以代。《汉书·昭帝纪》:“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当迭为之,一月一更,是谓卒更也。贫者欲得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谓践更也。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戍也。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当自戍三日,不可往便还,因便住,一岁一更。诸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官以给戍者,是谓过更也。”《后汉书·明帝纪》:“又所发 天水 三千人,亦復是岁更赋。” 李贤 注:“更,谓戍卒更相代也;赋,谓雇更之钱也。” 白头吟古乐府曲名,内容是劝丈夫不要另寻新欢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