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偈颂三十六首
朝代 宋代
作者 释如珙
释义

偈颂三十六首原文

尽大地冷啾啾,逼十方闹浩浩。
放过布袋和尚,穿却解空鼻孔。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三十六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如珙
问:偈颂三十六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如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如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大地

(1)

(2) 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啾啾

(1) 鸟(如夜莺)发出的鸣叫声

(2) 象声词,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

(3) 象声词。泛指像各种凄切尖细的声音

燕山胡骑鸣啾啾。——《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十方

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

浩浩

(1) 广阔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势很大

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放过

犹放弃。《朱子全书》卷九:“ 曾子 鲁钝难晓,只是他不肯放过,直是捱得到透彻了方住。” 明 高明 《琵琶记·金闺愁配》:“好笑我爹爹定要将奴家招赘 蔡状元 为壻,那状元不肯……谁想爹爹苦不放过。” 巴金 《家》二三:“现在倒是自己把好机会放过了。”

布袋和尚

五代 时僧人,世传为 弥勒菩萨 的应化身。《景德传灯录·明州布袋和尚》谓其自称 契此 ,时号 长汀子布袋师 。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昔 四明 有异僧,身矮而皤腹,负一布囊,中置百物,於稠人中时倾写於地曰:‘看,看!’人皆目为 布袋和尚 ,然莫能测。临终作偈曰:‘ 弥勒 真 弥勒 ,分身百千亿。时时识世人,时人总不识。’於是隐囊而化。今世遂塑画其像为 弥勒菩萨 以事之。”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 布袋和尚 者,在 奉化县 岳林寺 ,尝皤腹,以杖荷一布袋,凡供身之具尽贮袋中,随处偃卧;天将雨,即著溼草履,骤行途中;遇亢暘,即曳高齿木屐,竖膝而睡。 梁 贞明 三年,於寺中东廊石上端坐而逝。今 杭州 诸寺皆塑其像,抚膝袒怀,开口而笑,荷布袋於傍,盖僧家藉此以示云游之状,为募化之资耳。”

鼻孔

鼻子的外开口;泛指带有鼻子外开口的鼻窝的前部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