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上方寺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上方寺原文蜀冈此其尾,登岸必先临。 尚远笙歌沸,却欣松竹深。 山僧习俗礼,野鸟解禅音。 颜李赞吴画,查然莫可寻。 诗词问答问:上方寺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八 参考注释登岸上岸;登上陆地 必先(1). 唐 时应试举子相互间的一种称谓。谓其登第必在同辈之先,有推敬之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轻佻》:“ 郑光业 常言及第之岁,策试夜,有一同人突入试铺,为吴语谓 光业 曰:‘必先!必先!可以相容否?’ 光业 为輟半铺之地……居二日, 光业 状元及第。” (2).以称下第的同人。 唐 韩仪 《记知闻近过试》诗:“短行轴了付三銓,休把新衔恼必先。”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三》:“ 韩仪 与关试后新人诗,有‘休把新衔恼必先’句,此必先又谓下第同人也。” 尚远久远。 汉 王充 《论衡·福虚》:“ 缠子 称墨家右鬼神,是引 秦穆公 有明德,上帝赐之十九年。 董子 难以 尧 舜 不赐年, 桀 紂 不夭死。 尧 、 舜 、 桀 、 紂 犹为尚远,且近难以 秦穆公 晋文公 。” 笙歌(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松竹(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张冲传》:“ 房长渝 谓 孜 曰:‘前使君忠实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 辛氏 姑务雪寃,靡思违礼。励释憾之志,将殄雚蒲;蓄许嫁之心,则乖松竹。”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潜鱼择渊,高鸟候柯;赫赫三雄,并迴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吕向 注:“松竹,贞坚也,并比於贤人也。” 山僧(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习俗风俗习惯 文化习俗 颜李唐 代书法家 颜真卿 、 李邕 的并称。 颜 善正、草,沉着雄浑; 邕 自具风格,时称“书中仙手”。 杨逸 《海上墨林》卷三:“ 翁同龢 ,字 叔平 …… 咸丰 六年进士,以第一人及第,学问经济为海内宗仰,书法 颜 李 ,沉雄遒健,近代书家推为巨擘。” 吕更荣 《中国书法简史》第九讲(一):“ 苏轼 善书能文工画……虽出入‘二 王 之畛域,而不见其辙迹;周旋于 颜 李 之间,而飞扬韵胜。’” 吴画指 唐 吴道子 所画的佛像。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粉壁有 吴 画,笔彩依旧鲜。素屏有 褚 书,墨色如新乾。”参见“ 吴带当风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