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过清河叠去岁韵三首·其三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过清河叠去岁韵三首·其三原文畿南山左皆一律,较以去年逊者多。 犹此腆颜三叠韵,不知拈笔说云何。 诗词问答问:过清河叠去岁韵三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 参考注释山左(1).山的东侧。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翼际山 ﹞上有 吴 江夏 太守 陆涣 所治城……山左即 沔水 口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别驾》:“某别驾之任 岭 南,值大雨,借馆於山左 许氏 家。” (2).特指 山东省 。因在 太行山 之左(东),故称。 清 黄宗羲 《通议大夫靳公传》:“先世为 山左 之 歷城 人。” 清 刘大櫆 《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 治运 提学 山左 ,公主校閲,甄拔号得人。” 一律(1) 同一音律 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 (2) 一个样子;没有例外 去年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腆颜厚颜。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明目腆颜,曾无愧畏。”《明史·艾穆传》:“ 居正 今以例留,腆颜就列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被妖物威胁,歷役贱务;腆颜向人,实非所乐。” 郭沫若 《屈原研究》:“不像后世有好些文人一遇着威逼便腆颜事仇而歌功颂德。” 三叠(1).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复再三,称三迭。 宋 苏轼 《仇池笔记·阳关三迭》:“余在 密州 , 文勛 长官以事至 密 ,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 (2).三首。 宋 岳珂 《桯史·李白竹枝词》:“是夜宿於驛,梦 李白 相见於山间。曰:‘予往謫 夜郎 ,於此闻杜鹃,作《竹枝词》三叠,世传之不子细,忆集中无有,三诵而使之传焉。’” (3).犹三通,三遍。 宋 梅尧臣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诗:“书之空自知,城上鼓三叠。” (4).犹三折。指 庐山 三迭泉 。 宋 戴复古 《庐山》诗:“九叠屏风三叠水,更无诗句可形容。” 元 李洞 《庐山记》:“四围峦障欲合,泉若琼帘,从空悬布,为三叠而下。”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云何(1).为何,为什么。《诗·唐风·扬之水》:“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峡石》诗:“云何清淑气,孕此诡譎跡?” (2).如何;怎么办;怎么样。《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后汉书·班勇传》:“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吏屯 楼兰 ,利害云何?”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心通岂復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上面并无题字,不知宣传者于意云何。”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