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吕子约赴天台倅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彭龟年 |
释义 | 送吕子约赴天台倅原文少读丽泽书,投老未尽识。譬如涉大海,渺不见其极。 去之若有失,从之了无得。 约兄自西来,为我倒胸臆。 始知公输巧,要不外绳墨。 从兹往来频,不辨主与客。 去住宁有定,长恐使南北。 谁题治中舆,别日忽相逼。 欲留留不可。 把袂三叹息。 送君浙河西,狂涛立如植。 君其稳驾浪,我亦理行幅。 诗词问答问:送吕子约赴天台倅的作者是谁?答:彭龟年 参考注释丽泽(1).谓两个沼泽相连。《易·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王弼 注:“丽犹连也。” 朱熹 本义:“两泽相丽,互相滋益,朋友讲习,其象如此。”后比喻朋友互相切磋。 唐 柳宗元 《送崔子符罢举诗序》:“僕智不足而为文,故始见进而卒以废。居草野八年,丽泽之益,鏃礪之事,空於耳而荒於心。”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揣摩》:“且从容芸牕丽泽,待时而发。” 清 朱彝尊 《题颜司勋光敏写照》诗:“吟伴皆 鲍 谢 ,丽泽拟 王 贡 。” (2).比喻惠泽。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浹丽泽於百灵,蔼英声於亿载。” 投老(1).垂老;临老。《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於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 夷 投老以长饥, 回 早夭而又贫。” 宋 杨万里 《周子及监簿挽诗》:“投老欣相得,论心恨轻迟。” 清 金农 《题何山人琦活埋庵十韵》:“急喉 何居士 ,投老乐湛湛。” (2).告老。 晋 王羲之 《十七帖》:“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 唐 牟融 《处厚游杭作诗寄之》:“念我故人劳碌久,不如投老卧沧洲。”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行游》:“投老归湖,皇恩浩荡,閒身得伴鱼竿。”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诗孙投老 吴下 ,巖壑把名鎸。” 譬如(1) 举个例子,打个比方;例如 (2) 比如,好比 天下之势譬如一身。——宋· 苏轼《教战守策》 大海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无得(1).犹无从。《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邢昺 疏:“三让之美,皆隐蔽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得,一本作“ 德 ”。参见“ 无从 ”。 (2).犹不许,不准。《商君书·垦令》:“无得为罪人请於吏而饟食之。”《汉书·朱博传》:“积受取一钱以上,无得有所匿。欺谩半言,断头矣!” (3).未能得以。《宋史·胡松年传》:“﹝ 张敌万 ﹞向在 淮南 诱敌深入,步骑四集,悉陷於淖,无得解者, 金 人至今胆落。” (4).无所得。《吕氏春秋·君守》:“君也者以无赏为赏,以无得为得者也。” 为我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胸臆内心深处的想法 直抒胸臆 公输复姓。 春秋 时有 公输班 。或称 鲁班 ,为 鲁国 巧匠。班,或作“般”、“盘”。 不外不超出某种范围以外。 明 张居正 《进世宗御笔疏》:“伏望皇上万几之暇,特加省閲,则致理之方,不外於法祖而得之矣。”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一:“然求其细意熨贴,亦不外此数语。” 毛 * 《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到 延安 参观的人们,所以十分注意去看 抗大 ,我想也不外这个道理。” 绳墨(1) 木工打直线的墨线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不中绳墨。——《庄子·逍遥游》 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2) 比喻规矩或法度 颇循绳墨 从兹犹从此。 唐 杜甫 《为农》诗:“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自从 盘古 破鸿濛,开闢从兹清浊辨。” 清 孙枝蔚 《张孝子诗》:“乞棺殮主长哀号,从兹孝烈闻 通城 。” 往来(1) 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去住犹去留。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唐 司空曙 《峡口送友人》诗:“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霑巾。” 庞树柏 《鹣鹣引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此心似磐石,去住终难移。” 南北(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治中治理政事的文书档案。《周礼·春官·天府》:“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以詔王察羣吏之治。”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治中,谓其治职簿书之要。” 孙诒让 正义引 江永 曰:“凡官府簿书谓之中,故诸《官》言‘治中’、‘受中’,《小司寇》‘断庶民讼狱之中’,皆谓簿书,犹今之案卷也。” 相逼见“ 相逼 ”。 亦作“ 相偪 ”。1.相接,相连。《文选·嵇康<琴赋>》:“从横络绎,奔遯相逼。” 刘良 注:“皆声繁急重叠,纵横相连貌。” (2).相逼迫。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盖不惟学道不明,仕者无爱民之心,亦缘上下相逼,只求事办,虽或有此心,而亦不能施也。”《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慕君之才,本欲与君吐露心怀,幸勿相偪!”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三:“他们认为 日 寇的不肯直接进攻 武汉 ,或许是怕他们当真 * 了,故不再相逼。” 不可(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把袂拉住衣袖。表示亲昵。 南朝 梁 何逊 《赠江长史别》诗:“饯道出郊坰,把袂临洲渚。” 唐 刘长卿 《送贾三北游》诗:“把袂相看衣共緇,穷愁只是惜良时。” 清 黄景仁 《哭龚梓树》诗:“十年旧雨阻 燕 云,把袂俄惊冥契分。” 三叹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送君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浙河即 浙江 。 唐 元稹 《送王十一郎游剡中》诗:“ 越州 都在 浙河 湾,尘土消沉景象闲。” 宋 刘克庄 《忆秦娥》词:“ 浙河 西面边声悄, 淮河 北去炊烟少。”参见“ 浙江 ”。 狂涛汹涌的波涛,比喻浩大的声势 狂涛怒浪 驾浪(1).乘浪;鼓浪。 唐 元稹 《洞庭湖》诗:“驾浪沉西日,吞海接曙河。” 清 陈恭尹 《赠余鸿客》诗:“长风驾浪作丘壑,蜃楼海市相峥嶸。” (2).指鼓起的巨浪。 唐 杜甫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 黄牛 平驾浪,画鷁上凌虚。” 理行犹治行,政绩。《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刺史、县令职在分忧,岂可以盐利多少为之升黜,不復考其理行?” 胡三省 注:“理行,犹言治行也。” 宋 范仲淹 《都官员外郎元公墓志铭》:“本道按刑行使,采公理行以闻,擢拜太子中允。”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