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咏显微镜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咏显微镜原文玻璃制为镜,视远已堪奇。 何来僾逮器,其名曰显微。 能照小为大,物莫遁毫釐。 远已莫可隐,细又鲜或遗。 我思水清喻,置而弗用之。 诗词问答问:咏显微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五 参考注释玻璃指天然水晶石之类,有各种颜色。现在指一种人工制造的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 僾逮凸光镜、眼镜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导名录·布帛·玻璃》:“眼镜亦名僾逮,盖用玻瓈之类为之。” 显微显著和隐微。 明 李东阳 《泉斋说》:“后人论道者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明 沉鲸 《双珠记·西市认母》:“聆言语,贵思维,孝感曾无间显微。” 我思(1) (2) 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是由一个思想人这个事实来予以说明的哲学原理 (3)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动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